[发明专利]一种气驱启动盲端缝洞体剩余油的力学准数测量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75132.7 | 申请日: | 2019-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147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1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光;赵健男;葛娇;吕爱民;吴明录;张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主分类号: | E21B49/00 | 分类号: | E21B49/00;E21B43/16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1 | 代理人: | 马金华 |
地址: | 26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启动 盲端缝洞体 剩余 力学 准数 测量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驱启动盲端缝洞剩余油的力学准数测量方法。首先,统计和表征实验温压条件下的原油和驱替氮气的基础物性参数以及缝洞结构参数,之后进行力学机制分析,判断影响盲端缝洞剩余油驱替的正影响项和负影响项,建立准数方程,然后进行实验,对不同流速不同开度裂缝的气驱启动准数进行测量,得出启动准数界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气田开发技术领域,特别指一种气驱启动盲端缝洞体剩余油的力学准数测量方法。
背景技术
缝洞油藏气驱开发过程中,注入参数的优化与波及范围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尤其是注入速度直接影响着采收率的提高。一般来说,缝洞油气藏的驱替主通道波及效果较好,但是与主通道相连的裂缝次通道,波及效果不佳,并且与注入速度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根据经验,流动速度过快或裂缝开度较小时,上部裂缝很难被置换,为此基于作用力关系,确立一个无因次准数,利用多次物理实验确定准数界限,指导实际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驱启动盲端缝洞剩余油的力学准数测量方法,首先统计和表征实验温压条件下的原油和驱替氮气的基础物性参数以及缝洞结构参数,之后进行力学机制分析,判断影响盲端缝洞剩余油驱替的正影响项和负影响项,建立准数方程,然后进行实验,对不同流速不同开度裂缝的气驱启动准数进行测量,得出启动准数界限。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气驱启动盲端缝洞体剩余油的力学准数测量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统计实验条件下的原油和驱替氮气的基础物性参数数据;
步骤(2):表征所需缝洞结构参数,构建实验模型;
步骤(3):分析力学机制,构建准数方程;
步骤(4):进行实验,测定气驱能够启动盲端缝洞剩余油的准数界限;
所述步骤(1)的具体操作是:统计油气基础物性参数,以便计算无因次准数,需要统计的物理量有:油气密度、油气界面张力和润湿角。
所述步骤(2)的具体操作是:表征缝洞结构参数,包括裂缝上方气流通道高度、裂缝开度气流通道截面积以及气流量。
所述步骤(3)的具体操作是:分析流体流动力学机制,判断重力,润湿阻力以及流动驱替力之间的关系,给出准数计算式。
所述步骤(4)的具体操作是:根据步骤(1)、步骤(2)中所述的参数构建物理模型进行物理实验,观察不同开度下气能驱动盲端缝洞剩余油的最大流速,根据步骤(3)计算该时刻的无因次准数。
附图说明
图1为实验设计图;
图2为不同裂缝开度下的准数界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实例对本发明进行做进一步的说明,以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发明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例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本发明提供一种气驱启动盲端缝洞剩余油的力学准数测量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统计油气基础物性参数,以便计算无因次准数,需要统计的物理量有:油气密度、油气界面张力和润湿角。其中油相密度为850kg/m3,气相密度为1.3kg/m3,油气界面张力为0.0017N/m,润湿角30°。
步骤(2)为表征缝洞结构参数,包括裂缝上方气流通道高度、裂缝开度气流通道截面积以及气流量。本次物理实验使用的物理模型参数为,裂缝上方气流通道高度2cm,裂缝开度0.2mm~1.5mm,通道截面积3.14cm2,气流量1ml/min~80ml/min。
步骤(3)分析流体流动力学机制,判断重力,润湿阻力以及流动驱替力之间的关系,给出准数计算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7513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温高压X-CT扫描缝洞物理模型
- 下一篇:一种采煤工作的模拟实验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