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快速加热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77397.0 | 申请日: | 2019-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764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龙建兵;胡如国;赵丽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艾尔达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H1/10 | 分类号: | F24H1/10;F24H9/18;F24H9/20;F24H9/00 |
代理公司: | 合肥方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58 | 代理人: | 宋萍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湖市弋江区***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加热 装置 | ||
1.一种快速加热装置,包括中部壳体(4),所述中部壳体(4)上、下两端各固接有一个连接壳体(3),下端的连接壳体(3)连接有进水接头(1),上端的连接壳体(3)连接有出水管(6),其特征在于,上、下两个连接壳体(3)与中部壳体(4)之间设有若干根加热管(10),所述加热管(10)与进水接头(1)、出水管(6)连通,所述加热管(10)外表面喷涂有纳米电热膜,若干根所述加热管(10)上下两端各设有一个与纳米电热膜相接触的电极(12),两个所述电极(12)上均固定有电源线,所述电极(12)上一体成型有与加热管(10)个数及位置相对应的加热管夹紧部(24),所述电极(12)通过加热管夹紧部(24)夹紧固定在加热管(10)上,所述连接壳体(3)与中部壳体(4)之间压设有电极固定座(13),所述电极(12)通过螺钉与电极固定座(13)连接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6)一侧一体成型有水温检测探头安装口(8),所述水温检测探头安装口(8)内部安装有水温检测探头,所述水温检测探头安装口(8)一侧一体成型有地线固定座(7),所述地线固定座(7)上固接有与水温检测探头连接的地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管夹紧部(24)为“C”形结构,“C”形结构的两端向外弯曲。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快速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壳体(3)远离中部壳体(4)的一端设有第一水槽(19),所述进水接头(1)设有与第一水槽(19)相对应的第二水槽(22),所述出水管(6)设有与第一水槽(19)相对应的第三水槽(23),所述第二水槽(22)与下端连接壳体(3)的第一水槽(19)形成密封的进水腔室,所述第三水槽(23)与上端连接壳体(3)的第一水槽(19)形成密封的出水腔室;
所述第一水槽(19)内部中间开设有一个冷水进出口(21)及若干个设置在冷水进出口(21)周侧的加热管流水口(20),进水腔室通过加热管流水口(20)、加热管(10)与出水腔室连通,所述中部壳体(4)采用铝合金材料制成,所述中部壳体(4)中间一体成型有冷却管路(17),进水腔室通过冷水进出口(21)、冷却管路(17)与出水腔室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快速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若干根所述加热管(10)采用并联连接,每根所述加热管(10)一端与进水腔室连通、一端与出水腔室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快速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若干根所述加热管(10)依次串联在一起形成加热管路,加热管路一端与进水腔室连通、一端与出水腔室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快速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水进出口(21)为阶梯管状结构,所述电极固定座(13)中间为圆孔状、且圆孔套在阶梯管上,所述电极固定座(13)压设在阶梯管与冷却管路(17)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快速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固定座(13)周侧设有若干个限位凸起(11),所述限位凸起(11)上开设有螺纹孔,所述电极(12)周侧向外延伸有挂耳,挂耳通过螺钉固定在限位凸起(11)上;所述中部壳体(4)内一体成型有若干个限位部(18),所述限位凸起(11)插设在限位部(18)内。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快速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壳体(4)内壁固定有安规NTC(9),所述进水接头(1)内部嵌设有堵头,所述堵头上开设有倾斜设置的液流通孔。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接头(1)连通有进水壳体,所述进水壳体上部设有开口朝上用于连接水源的转接头,所述出水管(6)连通有出水壳体,所述出水壳体设有开口朝下的出水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艾尔达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芜湖艾尔达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7739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虚拟训练的机器人智能抓取方法
- 下一篇:一种聚芳酯砜树脂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