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青少年运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80149.1 | 申请日: | 2019-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111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5 |
发明(设计)人: | 陆韬;李华京;王静;陈禹伸 | 申请(专利权)人: | 垒途智能教科技术研究院江苏有限公司;英智医疗科技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3B23/02 | 分类号: | A63B23/02;A63B23/12;A63B71/06 |
代理公司: | 南京智造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82 | 代理人: | 屠志炜 |
地址: | 211106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青少年 运动 方法 | ||
1.一种青少年运动方法,用于仰卧起坐运动训练,基于一套仰卧起坐训练装置,该装置内设有计数机构,用于对仰卧起坐的数量进行自动计数,所述计数机构包括:卷筒主轴、卷筒、动力发条卷簧、拉绳、定滑轮、转轴、棘爪、转筒、头套、旋转编码器、控制器以及显示器,其中,所述卷筒主轴固定在底座内,所述卷筒与所述动力发条卷簧的外端固定相连,获得自动收缩的动力,所述动力发条卷簧的内端与卷筒主轴固定连接;
所述定滑轮固定设置在底座内位于卷筒的一侧;
所述拉绳一端与卷筒连接,拉绳另一端绕过所述定滑轮后延伸至底座外与所述头套连接;定滑轮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转轴,转轴的轴杆上与所述棘爪的一端铰接,棘爪另一端倾斜向上设置,棘爪与转轴之间连接有弹簧;所述转筒同轴套接在所述转轴的外部,转筒内壁上设有与所述棘爪配合的卡齿;
所述旋转编码器,设置在所述转筒的轴端,用于获取转筒的旋转圈数信息;
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与所述旋转编码器信号连接,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显示器连接;
所述显示器设置在底座表面;
其特征在于,所述头套佩戴在仰卧起坐运动者的头部并与头部固定;
当仰卧起坐运动者从平躺状态变化成坐卧,即完成一个仰卧起坐动作后,所述拉绳被拉伸,进而带动所述定滑轮绕逆时针转动N圈,定滑轮通过所述转轴、棘爪带动所述转筒逆时针旋转,旋转编码器检测到转筒逆时针转动的圈数后传输给控制器;
当仰卧起坐运动者从坐卧回复至平躺动作,所述拉绳在动力发条卷簧的拉动下自动收缩,进而带动所述定滑轮绕顺时针转动N圈,此时,定滑轮通过所述转轴顺时针旋转,此时,棘爪在卡齿上打滑,导致转筒不动作,旋转编码器不计数;
所述控制器接收所述定滑轮逆时针转动的圈数,并与预设的阈值进行比较,所述阈值为完成一个标准仰卧起坐所述定滑轮逆时针转动的圈数范围值;
当接收的定滑轮逆时针转动的圈数处于预设阈值范围区间时,则统计完成一个仰卧起坐动作,否则不计数;
以此类推,直到仰卧起坐运动者结束运动后,控制器将统计的数量通过所述显示器进行显示;
在下一个仰卧起坐运动者开始仰卧起坐运动前将计数清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青少年运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仰卧起坐训练装置上设有缓冲机构,用于降低底座对训练者臀部的作用力,包括:
一槽体,设置在底座内,槽体上、下开口设置,槽体内设有耗能材料;
上垫板,设置在所述槽体的上端开口处,用于对所述耗能材料的上部位移进行限位,并且上垫板的上表面与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平齐;
底板,设置在所述槽体的下端开口处,用于对所述耗能材料的下部位移进行限位;
螺栓,呈竖向设置在所述槽体中,螺栓的螺纹端穿过所述底板后与上垫板的底部螺纹连接,用于调节所述底板与槽体底部之间的间隔距离;
底座侧部对应所述槽体的位置设有可开启或关闭的窗口,正常情况下,窗口关闭,
当仰卧起坐运动者体重较高时,打开窗口,旋紧缓冲机构中的螺栓,减少底板与槽体底部之间的间隔距离,提高缓冲机构的刚度;
当仰卧起坐运动者体重较轻时,打开窗口,旋松缓冲机构中的螺栓,增加底板与槽体底部之间的间隔距离,降低缓冲机构的刚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青少年运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耗能材料包括:至少一个阻尼单元,每个阻尼单元包括:两块柔性阻尼板和一块刚性板,所述刚性板放置在两块柔性阻尼板之间;所述柔性阻尼板为厚度不小于2mm的硅橡胶板或粘弹性材料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青少年运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滑轮为V形轮,V形轮的V型槽表面涂覆有增加摩擦用的橡胶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青少年运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有供所述拉绳穿过的绳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青少年运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绳孔的周圈对称设有4个滚轴。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青少年运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垫板的表面设有柔性垫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青少年运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底部一端设有方便对整个装置进行移动的滚轮,底座另一端设有与地面支撑固定用的支撑脚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垒途智能教科技术研究院江苏有限公司;英智医疗科技南京有限公司,未经垒途智能教科技术研究院江苏有限公司;英智医疗科技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8014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