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特种玻璃小浮法的锡槽入口的玻璃液稳流控制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80312.4 | 申请日: | 2019-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706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郭凤姣;姜宏;王洪鹃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南中航特玻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B18/18 | 分类号: | C03B18/18;C03B18/16 |
代理公司: | 洛阳明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8 | 代理人: | 杨淑敏 |
地址: | 571924 海南省澄迈县老城高新***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特种玻璃 小浮法 入口 玻璃 液稳流 控制 机构 | ||
1.一种适用于特种玻璃小浮法的锡槽入口的玻璃液稳流控制机构,玻璃液稳流控制机构具有设置在熔窑末端流道内的闸板;所述的闸板垂直于玻璃液流动方向设置,所述闸板的下端面与熔窑末端流道底面之间形成玻璃液流动的间隙;所述熔窑末端流道的后端为唇砖;所述的唇砖出口鼻端为倾斜弧面设置,所述的唇砖位于锡槽入口的上方,并与所述的侧壁砖Ⅰ之间形成组合液流通道A;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砖Ⅰ后端设置有与其贴合设置的侧壁砖Ⅱ;锡槽入口的两侧设置有限流砖;所述的限流砖由唇砖向后并向外倾斜设置;两侧所述限流砖的前端均与设置在唇砖下方锡槽内且贴近于锡槽前端墙的湿背砖贴合设置,且所述的限流砖为活动式两段式弧面连接组合结构;两侧所述的限流砖与唇砖两侧壁内侧面之间的通道内从湿背区回流的玻璃液形成玻璃边;所述侧壁砖Ⅱ的后端设置有平行于所述的闸板设置的过梁砖;所述的过梁砖位于锡槽的上方,并与锡槽的底面之间具有用以玻璃液流动的通道;两侧所述的限流砖、侧壁砖Ⅱ以及过梁砖之间形成上端开口的组合液流通道B;所述的组合液流通道B上方设置有盖板砖;所述的盖板砖与侧壁砖Ⅱ以及过梁砖之间组成0贝密封空间,该空间在常规浮法玻璃生产时通入N2气,通过气封作用有效防止外界空气进入锡槽空间后污染锡液;在特种玻璃生产时,所述的密封空间内设置有电加热硅碳棒;所述的电加热硅碳棒为上下错层设置多根,多根所述的电加热硅碳棒由上向下倾斜布置;所述唇砖与所述的湿背砖之间设置有电加热硅碳棒;采用电加热硅碳棒的加热方式,减缓降温速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特种玻璃小浮法的锡槽入口的玻璃液稳流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特种玻璃小浮法的锡槽入口的玻璃液稳流控制机构中,闸板前流道深度H1*的控制需要满足公式1:
公式1中,G为玻璃液流量t/d,ρ为玻璃液密度g/cm3,W*为唇砖宽度mm,V流*为流道出口玻璃液流速mm/s;兼顾生产流控制的稳定性,流道出口宽度W*选择范围为400~650mm,流道出口玻璃液流速V*流为3~6mm/s。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特种玻璃小浮法的锡槽入口的玻璃液稳流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特种玻璃小浮法的锡槽入口的玻璃液稳流控制机构中,唇砖离锡液面的距离H2*的取值应满足H2*=60~65m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特种玻璃小浮法的锡槽入口的玻璃液稳流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唇砖与湿背砖之间的距离即回流区长度L*的取值范围100~140m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特种玻璃小浮法的锡槽入口的玻璃液稳流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唇砖与限流砖之间的间距 即反向距离 B*=55~65m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特种玻璃小浮法的锡槽入口的玻璃液稳流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单根所述电加热硅碳棒的直径为50~80mm;所述的组合液流通道B上方的0贝密封空间内电加热硅碳棒的数量根据玻璃粘度随温度变化趋势幅度和0贝侧壁砖Ⅱ截面积大小,均衡设置3~5支,总功率60~80kw。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中航特玻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海南中航特玻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8031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