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葛仙米多糖的提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85349.6 | 申请日: | 2019-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135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21 |
发明(设计)人: | 骆峰;杨升平;赖志华;董婷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植森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B37/00 | 分类号: | C08B37/00 |
代理公司: | 11315 北京国昊天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兰玉华 |
地址: | 201403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葛仙米多糖 化工技术领域 抗氧化能力 保湿作用 传统工艺 二次醇沉 离心过滤 成膜性 葛仙米 预粉碎 醇沉 干品 酶解 重溶 浑浊 化妆品 沉淀 解脱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化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葛仙米多糖的提取方法。该葛仙米多糖的提取方法通过对葛仙米干品进行预粉碎、酶解、酸解脱色、离心过滤、一次醇沉、重溶、二次醇沉和干燥,得到了葛仙米多糖物质,葛仙米多糖物质有一定粘度和成膜性,对有很好的保湿作用和抗氧化能力,可应用于各种化妆品中。本发明提取方法设计科学合理,解决了传统工艺葛仙米多糖提取率低,产品溶解性差,且溶液在短时间存放后易再次沉淀而变得浑浊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葛仙米多糖的提取方法。
背景技术
葛仙米学名球状念珠藻,是蓝藻类植物的一个成员。葛仙米在我国主要分布在湖北鹤峰县,并多见于水田之中。葛仙米藻体呈球形,有许多单细胞聚集而成,最外层是透明的胶质物。多糖是葛仙米的主要成分,它占干物质重量的10%~38%。葛仙米在我国具有悠久的食用和药用历史,研究发现葛仙米多糖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菌、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免疫调节的功能。现在葛仙米多糖的保健功能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和研究。开展葛仙米的研究与开发,探索提高葛仙米多糖产量和质量的新方法,能为我国化妆品加工领域广泛地应用优质葛仙米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目前葛仙米多糖生产工艺是水提醇沉法,主要步骤包括分预处理、水提、浓缩、沉淀和干燥等步骤,其关键步骤为提取和沉淀。传统葛仙米多糖生产的工艺技术路线为:预粉碎→水提→过滤→真空浓缩→酒精沉淀→低温干燥→粉碎、标准化→成品。但是该工艺的葛仙米多糖提取率低,产品溶解性差,且溶液在短时间存放后易再次沉淀而变得浑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葛仙米多糖的提取方法。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葛仙米多糖的提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预粉碎:将葛仙米干品粉碎,得到葛仙米粉末;
S2.酶解:称取1重量份葛仙米粉末于提取罐中,加入40-100重量份纯水溶解,溶解后倒入质量分数为0.1-10%碱性蛋白酶,用氢氧化钠调节料液pH=7-9后,放入40-60℃水浴中搅拌1-2h;酶解结束后将料液pH调整为6.0,升温至85℃,保持0.4-0.6h;然后再加入体积分数为0.5%的高温淀粉酶溶液,85℃下水解0.8-1.2h,得到葛仙米酶解混合液;
S3.酸解脱色:在葛仙米酶解混合液中加入体积分数为0.6%的6%稀盐酸,搅拌均匀;再加入1000ppmClO2溶液,80℃下搅拌2h,得到一次提取液;
S4.离心过滤:首先对一次提取液离心,离心后保留上层的多糖提取液;再向多糖提取液中加入3%的白硅藻土,在80℃下搅拌均匀后进行抽滤,得到二次提取液;
S5.一次醇沉:向二次提取液中加入质量浓度为3%的NaCl溶液和体积分数为50%-95%的乙醇溶液,静置0.5h-1h,搅拌后过滤获得析出的一次沉淀;
S6.重溶:向一次沉淀中加入20重量份纯水,使用均质机均质,然后在50℃下搅拌溶解0.8-1.2h,之后用红硅藻土助滤方式进行过滤,得到过滤液;
S7.二次醇沉:向过滤液中加入质量浓度为3%的NaCl溶液和体积分数为50%-95%的乙醇溶液,静置0.5h-1h,搅拌后过滤获得析出的二次沉淀;
S8.干燥:将二次沉淀用95%乙醇浸泡老化,然后均质打碎,滤纸过滤后在60℃下进行真空干燥,得到固体产品。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优选方案为,步骤S2中碱性蛋白酶的质量分数为0.1%-3%。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优选方案为,步骤S2中碱性蛋白酶的质量分数为0.2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植森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植森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8534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