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温耐磨密封圈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85725.1 | 申请日: | 2019-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854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7 |
发明(设计)人: | 倪立伟;徐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捷赢密封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9/02 | 分类号: | C08L9/02;C08L23/16;C08L83/04;C08L27/18;C08L83/08;C08L69/00;C08L23/34;C08L51/04;C08K13/04;C08K7/06;C08K7/08;C08K3/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60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温 耐磨 密封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温耐磨密封圈及其制备方法,涉及密封圈技术领域,解决了因密封圈在高温环境中的耐磨损性能较差,而导致其整体应用效果不佳的问题。一种高温耐磨密封圈,其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丁腈橡胶70‑90份;三元乙丙橡胶10‑30份;硫磺3‑8份;硬脂酸1‑3份;聚二甲基硅氧烷0.6‑1.2份;碳纤维2‑5份;增强填料15‑20份;增塑剂2‑3份;防老剂1‑5份;促进剂0.5‑1份;聚四氟乙烯3‑6份;氟硅树脂10‑15份;纳米氧化铝陶瓷短纤维5‑9份。本发明中的高温耐磨密封圈不仅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性能,还在高温环境中具有良好的耐磨损性能,且整体应用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密封圈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高温耐磨密封圈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丁腈橡胶密封圈:适合于石油系液压油、甘醇系液压油、二酯系润滑油、汽油、水、硅润滑脂、硅油等介质中使用。是目前用途最广、成本最低的橡胶密封件。
在公开号为CN102260380A的中国发明专利中公开了用于耐臭氧耐低温密封圈的丁腈橡胶/三元乙丙橡胶,胶料组份为:丁腈橡胶、三元乙丙橡胶、增容剂CPE、防老剂MB、硬脂酸、石蜡、增塑剂DOP、炭黑N550、陶土、偶联剂KH-550、高苯乙烯、中和剂TRA、交联剂DCP、助交联剂TMPTMA和助交联剂TAIC。将丁晴橡胶(NBR)与三元乙丙橡胶(EPDM)并用,可以使两者取长补短,既可以改善丁睛橡胶的耐臭氧性能差、耐低温性差,耐热温度范围较窄、同时可以提高产品的使用温度范围。
上述申请文件中,在丁睛橡胶中添加少量的EPDM以后,可以使共混后的橡胶制品提高其耐臭氧性能和耐低温性能,耐热性能同时比丁晴橡胶本身和氯丁橡胶具有更宽的使用温度范围、更好的工艺性能、更低的原材料及生产成本,但其整体的耐磨损性能较差,尤其在温度较高的环境中,容易出现较大的磨损,进而导致其整体应用效果不佳。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因密封圈在高温环境中的耐磨损性能较差,而导致其整体应用效果不佳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一在于提供一种高温耐磨密封圈,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其不仅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性能,还在高温环境中具有良好的耐磨损性能,且整体应用效果好。
为实现上述目的一,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温耐磨密封圈,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
丁腈橡胶70-90份;
三元乙丙橡胶10-30份;
硫磺3-8份;
硬脂酸1-3份;
聚二甲基硅氧烷0.6-1.2份;
碳纤维2-5份;
增强填料15-20份;
增塑剂2-3份;
防老剂1-5份;
促进剂0.5-1份;
聚四氟乙烯3-6份;
氟硅树脂10-15份;
纳米氧化铝陶瓷短纤维5-9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捷赢密封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捷赢密封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8572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