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折叠翻转焊接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87334.3 | 申请日: | 2019-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885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杨振;刘明亮;杜海涛;高杨;施俊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余姚泰速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47 | 分类号: | B23K37/047;B23K37/02 |
代理公司: | 余姚德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9 | 代理人: | 戚秋鹏 |
地址: | 3154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折叠 翻转 焊接 模组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折叠翻转焊接模组,包括主壳体,主壳体上安装有伸缩机构、翻转机构、支撑机构和焊接机构;伸缩机构可带动翻转机构升降,翻转机构可带动支撑机构翻转;工作时,伸缩机构与翻转机构使支撑机构下降且翻转,焊接机构上的焊接头对准支撑机构,支撑机构上的顶块顶出后抵靠在工件底面,焊接头对工件进行焊接加工。本发明一种可折叠翻转焊接模组,它的伸缩机构可带动翻转机构升降,而翻转机构又可带动支撑机构翻转,相比于普通的焊接模组,该焊接模组占用的空间较小,且焊接机构的高度可以调节,可以实现加工不同规格的产品,无需配置多台焊接设备,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焊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折叠翻转焊接模组。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发展汽车的功能越来越多,更新换代也越来越快,各大主机厂对新车型的研发投入成本控制越来越严及对研发周期要求越来越短,这直接对车辆制造商、车辆零组件制造商提出更高的要求,倒逼各车辆零组件制造商对每个环节进行成本和质量优化,汽车组装过程中部分零件通过焊接固定,因此需要焊接模组,而普通的焊接模组高度无法调节,导致只能加工固定的产品,且不具有用于支撑工件的支撑机构,容易造成工件在加工时损坏的现象,普通的焊接模组的工作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折叠翻转焊接模组,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焊接模组无法调节高度、工件支撑机构无法实现翻转导致加工产品单一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本发明一种可折叠翻转焊接模组,包括主壳体,所述主壳体上安装有伸缩机构、翻转机构、支撑机构和焊接机构;所述翻转机构固定在所述伸缩机构上,所述伸缩机构用于带动所述翻转机构升降,所述支撑机构固定在所述翻转机构上,所述翻转机构用于带动所述支撑机构翻转,所述焊接机构可沿所述主壳体升降,来调节所述焊接机构上焊接头的高度;工作时,所述伸缩机构带动所述翻转机构以及所述翻转机构上的支撑机构下降,同时所述翻转机构进行翻转,将所述支撑机构带动到所述焊接机构下方,通过所述伸缩机构的伸缩量可调节所述支撑机构的高度;所述焊接机构上的转盘带动所述焊接头旋转,使所述焊接头对准所述支撑机构上的工件,所述支撑机构上的顶块顶出后抵靠在工件底面,对该工件产生缓冲力,以保护工件,所述焊接头运行后对工件进行焊接加工。
进一步的,所述伸缩机构包括第一气缸、连接座和伸缩台,所述第一气缸与所述伸缩台通过所述连接座连接,所述连接座可带动所述伸缩台与所述第一气缸的气缸轴一起伸缩;所述伸缩台内安装有伸缩块和齿轮,所述伸缩块上设有与所述齿轮啮合的第一锯齿部,所述齿轮用于带动所述伸缩块升降;所述主壳体内还安装有第一齿条,所述第一齿条的一侧设有第二锯齿部,所述第二锯齿部与所述齿轮啮合;调节高度时,所述第一气缸通过所述连接座带动所述伸缩台与所述齿轮下降,所述齿轮下降时所述第二锯齿部使所述齿轮旋转,所述齿轮再通过所述第一锯齿部带动所述伸缩块下降。
进一步的,所述翻转机构包括第二气缸、翻转支架、齿轮箱和第二齿条,所述齿轮箱固定在所述伸缩块上;所述第二气缸连接所述第二齿条,用于拉动所述第二齿条,所述翻转支架安装在所述齿轮箱外侧;所述齿轮箱内部安装有依次啮合的第一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和第三传动齿轮,其中所述第一转动齿轮用于带动所述第二传动齿轮,所述第二传动齿轮用于带动所述第三传动齿轮,所述第二齿条上设有与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啮合的第三锯齿部,所述第三传动齿轮的两端与所述翻转支架固定;工作时,所述第二气缸带动所述第二齿条上升,所述第二齿条带动所述齿轮箱中的第一传动齿轮转动,进所述第二传动齿轮传递后带动所述第三传动齿轮转动,从而使所述翻转支架随着所述第三传动齿轮的转动进行翻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余姚泰速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余姚泰速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8733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