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早期体腔内感染性并发症诊断的标记物及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1188148.1 申请日: 2019-11-28
公开(公告)号: CN112851793B 公开(公告)日: 2023-08-22
发明(设计)人: 季加孚;李子禹;吴舟桥;石晋瑶;陕飞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肿瘤医院(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主分类号: C07K14/54 分类号: C07K14/54;C07K14/545;C12N9/64;G16B40/00;G16H50/30
代理公司: 北京商专永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00 代理人: 方挺;黄谦
地址: 100042***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用于 早期 体腔 感染性 并发症 诊断 标记 方法
【说明书】:

发明涉及一种体腔内感染性并发症早期诊断的标记物,以及相关的试剂盒和装置,同时本发明构建出一种对腔内感染性并发症的评分方法、对其危险等级的检测方法,以及提供一种筛选体腔内感染性并发症的标记物的方法。本发明实现了对体腔内感染的早期诊断,能够有效地指导临床干预,降低患者围手术期死亡率,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生物医疗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体腔内感染性并发症早期诊断的标记物、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体腔脏器组织术后局部感染性并发症是制约患者术后康复的重要因素。例如吻合口漏,它是腹腔内手术如胃肠外科最严重的术后并发症之一,其发生与消化道重建后吻合口的愈合障碍有关。一旦发生吻合口漏,可引起腹盆腔感染、脓肿、全腹膜炎,甚至发生脓毒症导致患者围术期死亡。从文献报道来看,胃部手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率介于1-6%,结直肠吻合口漏的发生率介于4-33%。吻合口漏严重影响患者术后安全并给医疗卫生系统造成严重负担。无论从国外文献还是国内汇总数据来看,约三分之一的围术期死亡与吻合口漏直接相关,是目前胃肠道手术患者围术期死亡的最主要原因。吻合口漏延长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和住院期间经济开支。尽管国内仍然缺乏对于吻合口漏的卫生经济学分析,但从美国相关数据分析来看吻合口漏大大增加了患者住院费用,胃吻合口漏约4.6 万美元,结直肠约为3.4万美元,约为其他患者的3倍之高,而其住院时间为其他患者的2倍。即使治疗后病情缓解,吻合口漏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也显著差于其他患者。吻合口漏还是肿瘤局部复发的高危因素,严重影响着肿瘤患者的治疗效果乃至生存时限。

对于体腔局部感染性并发症,临床常规实验室检查的诊断效力有限。白细胞计数和 CRP作为常规实验室检查项目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外科术后感染性并发症。近年来有大量研究试图寻找实验室检查项目与吻合口漏的发生之间是否存在某种指示关系,以便用于吻合口漏或腹腔脓肿等体腔感染性并发症的早期诊断。然而目前相关研究结果多未呈现令人满意的结果,临床常用的实验室指标诸如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肌钙蛋白等对预测吻合口漏的临床价值有限,似乎难以仅通过全身“系统性”感染表现来诊断一个由“局部”病变渐变为全身感染的疾病。

近年来有大量研究试图探究胃肠术后吻合口漏的危险因素。两个来自荷兰的多中心回顾性研究分别分析了36900多例结直肠术后患者以及600多例因炎症性肠病而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临床数据,发现肥胖以及高美国麻醉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Anesthesiologists,ASA)评分是吻合口漏的独立危险因素。一个来自国内多中心的研究收集了300多例直肠中低位切除患者的数据得出男性、糖尿病、术前放化疗和肿瘤位置是吻合口漏的独立危险因素。来自日本的一项研究分析了胃癌腔镜辅助下全胃切除术后吻合口漏的独立危险因素,认为预后营养指数(Prognostic Nutritional Index,PNI)较低的患者更容易出现吻合口漏。一项国内研究报道称高龄(年龄≥65岁)、贫血(血红蛋白≤8.0g/dL)以及营养不良是胃癌术后吻合口漏的独立高危因素。其他胃肠外科术后吻合口漏的危险因素还包括抽烟酗酒、低位吻合、晚期癌症手术、急诊手术、大量失血、手术时间长以及术前使用激素等。然而稍加分析就能发现,实际上绝大多数患者均会有一个或几个上述的危险因素,因此仅仅罗列危险因素未必能够给临床工作带来实际效用。针对这类型的研究,存在着一个棘手的问题:这些危险因素以及相关研究并没有真正给出相应的应对方法。在临床上当遇到有多个危险因素的患者时,是否继续手术或者是否改变手术方案,依然没有足够的临床证据予以直接支持,给出解决方案。

目前,临床上吻合口漏的预防有术前、术中及术后三个方面。术前预防即通过术前评估,选择出具有高危因素的患者进行针对性处理,保证患者接受充分的术前准备,包括术前戒烟、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低蛋白血症、对糖尿病或贫血患者给予充分治疗、术前3天口服抗生素等。术中预防包括手术中精细操作,保证吻合口血运良好、无张力等,其实质上是手术操作层面的质控和优化。此外,临床上还有团队使用蛋白胶加固吻合口来降低吻合口漏的发生率,但综合分析后发现,蛋白胶对于预防吻合口漏未显示确切效果,同时由于高昂的价格,其在临床中的应用还较为局限。术后预防主要包括术后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常规进行消化道造影等影像学检查等。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肿瘤医院(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未经北京肿瘤医院(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8814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