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二氧化硅均匀掺杂磷酸铁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88408.5 | 申请日: | 2019-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295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李健;刘俊才;张仁国;岳有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唯特高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58 | 分类号: | H01M4/58;H01M10/0525;C01B25/26;C01B25/45;C01B25/3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50000 ***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二氧化硅 均匀 掺杂 磷酸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氧化硅均匀掺杂磷酸铁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Fe3+源、磷源和硅源分别配制成已知浓度溶液,其中铁源Fe3+源浓度为0.8‑1.2mol/L,PH控制在1.2‑1.6,磷源PO43‑浓度为1.0‑1.5mol/L,PH控制在2.5‑3.0,硅源Si4+浓度为0.02‑0.05mol/L2),将铁源、磷源和硅源同时滴入装有30ml底液的磁力搅拌容器中(底液为PH=1.5±0.2的磷酸溶液),流量分别控制为铁源100‑120ml/h,磷源120‑150ml/h,硅源50‑60ml/L,调节流量,控制混合溶液PH为1.2‑1.8,得到初步乳白色磷酸铁浆料,当浆料体积达到反应容器三分之二处,停止滴定,继续搅拌1‑3h,滴定完成搅拌1‑3h后,能够提高LiFePO4正极材料的基础电性能,采用对LiFePO4正极材料前驱体磷酸铁掺杂的方法来改善材料倍率性能,通过优化合成工艺,制得二氧化硅均匀掺杂的磷酸铁材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化学电源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二氧化硅均匀掺杂磷酸铁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已开发的锂离子正极材料中,磷酸铁锂由于环境友好、原料低廉、理论容量高(170mAh/g)、电压平台平稳、安全性能极佳、热稳定性好、循环性能优异,使其成为新一代正极材料研究的热点,但是磷酸铁锂有两个明显缺陷,一是导电性差,大倍率充放电效率低;二是振实密度低,导致体积比容量低,这两个缺陷影响其材料实际应用,当前人们通过金属纳米颗粒包覆、碳包覆和离子掺杂改善材料的导电,其中碳包覆对材料导电性能改善程度有限,且随着碳包覆量的增加,导致材料的振实密度降低,仅有0.7-1.0g/cm3,金属纳米颗粒包覆及离子掺杂效果虽能大幅度提高材料导电性,但由于金属颗粒及离子掺杂过程都是固一固混合,不能使其对材料充分包覆及均匀掺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二氧化硅均匀掺杂磷酸铁的制备方法,能够提高LiFePO4正极材料的基础电性能,采用对LiFePO4正极材料前驱体磷酸铁掺杂的方法来改善材料倍率性能,通过优化合成工艺,制得二氧化硅均匀掺杂的磷酸铁材料,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二氧化硅均匀掺杂磷酸铁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配置溶液:将Fe3+源、磷源和硅源分别配制成已知浓度溶液,其中铁源Fe3+源浓度为0.8-1.2mol/L,PH控制在1.2-1.6,磷源PO43-浓度为1.0-1.5mol/L,PH控制在2.5-3.0,硅源Si4+浓度为0.02-0.05mol/L;
2)搅拌混合:将铁源、磷源和硅源同时滴入装有30ml底液的磁力搅拌容器中(底液为PH=1.5±0.2的磷酸溶液),流量分别控制为铁源100-120ml/h,磷源120-150ml/h,硅源50-60ml/L,调节流量,控制混合溶液PH为1.2-1.8,得到初步乳白色磷酸铁浆料,当浆料体积达到反应容器三分之二处,停止滴定,继续搅拌1-3h;
3)加热:滴定完成搅拌1-3h后,将得到的浆料加热至60-95℃,继续搅拌0.3-1h得到二氧化硅均匀掺杂的二水磷酸铁前驱体;
4)制备二氧化硅均匀掺杂的磷酸铁锂:将前驱体过滤洗涤干燥后与锂源以摩尔比1∶(0.95-1.01)均匀混合,加入去离子水分无水乙醇(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百分比为80∶20),在300-600r/min的转速球磨机混合3-5h,通过喷雾干燥得到干燥粉末,干燥粉末在氮氢混合气保护下,氮气氢气体积比为100∶(5-20),经过600-750℃高温处理8-15h制得二氧化硅均匀掺杂的磷酸铁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唯特高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贵州唯特高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8840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