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冷镜法极低露点快速测量的气路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90528.9 | 申请日: | 2019-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726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0 |
发明(设计)人: | 宋巍巍;顾正华;盖文;刘向波;韩杰;梁文清;张文清;顾光武;曾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设备设计及测试技术研究所;江苏鸿源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5/68 | 分类号: | G01N25/68 |
代理公司: | 51288 绵阳山之南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沈强 |
地址: | 621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测量腔 不锈钢 镜面 出气管道 质量流量控制器 进气管道 出气口 制冷机 连通 进气口 进气口连接 串联安装 缓慢释放 快速测量 露点测量 内壁材料 气路管道 气路系统 影响测量 制冷管路 低露点 电伴热 内表面 存水 冷镜 水份 吸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冷镜法极低露点快速测量的气路系统,该方案包括有进气口、不锈钢进气管道、测量腔、镜面、制冷机、质量流量控制器MFC、不锈钢出气管道和出气口;镜面设置在测量腔内;镜面通过制冷管路与设置在测量腔外的制冷机连接;不锈钢进气管道一端与进气口连接,另一端与测量腔连通;不锈钢出气管道一端与出气口连接,另一端与测量腔连通;质量流量控制器MFC串联安装在出气管道上。该方案可以避免由于MFC内部容易存水导致内表面材料缓慢释放水分,影响测量速度和精度。同时通过电伴热升温,减少气路管道内壁材料吸附水份的含量,提高露点测量速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冷镜法气体露点检测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冷镜法极低露点快速测量的气路系统。
背景技术
气体的露点温度是指气体在水汽含量和气压都不改变的条件下,冷却到饱和时的温度。现有的露点检测技术中,常用的自调节气路装置中主要是用MFC(气体质量流量计)自动控制各种清洁干燥气体的流量,质量流量控制器由流量传感器、分流器通道、流量调节阀门和放大控制器等部分组成,能方便准确地监测管道中流动的各种气体,使用方便,目前计量系统在露点检测系统中,一般在露点检测设备气路的上游安装MFC控制气体流量,MFC在其承受压力指标范围内,气体压力波动时,可快速自调节其阀门开度,调整气体流量至设定流量,保证下游气体压力和流量平稳。
气路管道和附件(接头、阀门等)内表面材料吸附的水分会随着气流通过时逐渐缓慢释放,可能会影响气体真实露点的测量。计量机构的测量工作一般是在恒温恒湿的实验室内进行,该工况下,对-80℃左右露点温度的气源进行检测,一般计量系统要求对气路管道吹除24小时以上,避免由于其内表面材料吸附的水分释放、影响露点检测的速度和准确度。
实际工业工况中,被测量气体的露点可能会在一定范围内波动,需要测量设备和气路附件能够快速反应,在30分钟甚至更短时间内完成 -80℃以下极低露点的测量。查询MFC在露点检测领域的应用资料,未见有明确涉及到MFC应用对低温露点测量速度影响的研究。实际研发应用中发现,气路装置中,由于MFC内部结构较为复杂容易存水、气路管道和附件内表面吸附的水分难以在短时间内吹除彻底等原因,在极低温露点测量过程中,难以满足快速测量的要求。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极低露点快速测量的气路系统,该系统既可以通过MFC(气体质量流量计)实时自动调节气体流量,又需要避免由于MFC内部存水、气路管道和附件内表面材料缓慢释放水分等,影响露点测量速度和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露点气路装置由于MFC内部结构复杂容易存水、管道及附件内表面材料吸附水分缓慢释放等原因,影响低温露点测量精度和速度的不足,提出了冷镜法极低露点快速测量的气路系统。
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冷镜法极低露点快速测量的气路系统,包括有进气口、不锈钢进气管道、测量腔、镜面、制冷机、质量流量控制器MFC、不锈钢出气管道和出气口;镜面设置在测量腔内;镜面通过制冷管路与设置在测量腔外的制冷机连接;不锈钢进气管道一端与进气口连接,另一端与测量腔连通;不锈钢出气管道一端与出气口连接,另一端与测量腔连通;质量流量控制器MFC串联安装在出气管道上。
作为本方案的优选:不锈钢进气管道靠近测量腔的一侧的末端外部安装有高效散热器。
作为本方案的优选:不锈钢进气管道的外部设置有电伴热带,电伴热带上连接有温控仪。
作为本方案的优选:不锈钢进气管道上设有旁通的支路,支路与安全泄压阀连通。
作为本方案的优选:测量腔底部中心设置有圆孔;镜面能够通过圆孔伸入测量腔内部;圆孔上设置有能够与制冷管路组成密封结构的密封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设备设计及测试技术研究所;江苏鸿源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设备设计及测试技术研究所;江苏鸿源动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9052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