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网络控制系统及公铁两用电动工程车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91723.3 | 申请日: | 2019-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205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发明(设计)人: | 李超;孙滕;梁继云;王崇恩;李晓郁;郝媛;孙舒婷;李明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中车四方轨道车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6/02 | 分类号: | B60R16/02;B60L15/20;B60F1/00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1 | 代理人: | 张翠红 |
地址: | 266111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网络 控制系统 两用 电动 工程车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网络控制系统及公铁两用工程车,该网络控制系统包括:输入输出模块;系统参数模块,存储有工程车的预设参数信息;逻辑控制模块,其接收所采集的外部操作及预设参数信息;模式选择模块,其根据逻辑控制模块的输出控制切换工程车的模式;智能控制模块,其接收对应模式的相关处理信息;网络通讯模块,其与智能控制模块、逻辑控制模块、电池管理单元和牵引控制单元通信;智能控制模块通过逻辑控制模块通讯接收外部操作、预设参数信息、牵引控制单元反馈的信息和电池管理单元反馈的电池信息,控制牵引控制单元的操作;外部操作至少包括司机对踏板的操作和模式切换操作。本发明用于实现公铁两用电动工程车的智能运行控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工程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网络控制系统及公铁两用电动工程车。
背景技术
公铁两用电动工程车(例如牵引车、(例如消防)设备运输车等)具有安全环保、控制精确、维护成本低、噪音低、响应时间快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地铁、车辆段厂房等封闭或半封闭轨道交通环境中。
目前国内外公铁两用工程车领域内大多采用柴油机驱动,存在传动、排放等方面的固有缺陷。并且很多现有工程车采用现有卡车底盘并加载铁路行走机构实现公铁两用,这种方式下的动力系统采用底盘自带系统,铁路部分通过继电器开关进行简单控制,控制效果差,且也存在排放等方面的缺陷。此外,市面上少数纯电动工程车大多采用档位控制方式,有极调控,操控性差,影响用户使用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网络控制系统,其用于实现公铁两用电动工程车的智能运行控制。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网络控制系统,其用于公铁两用电动工程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输出模块,其实时采集外部操作;系统参数模块,其存储有工程车的预设参数信息;逻辑控制模块,其接收所采集的外部操作及预设参数信息;模式选择模块,其根据所述逻辑控制模块的输出控制切换工程车的模式;智能控制模块,其接收对应模式的相关处理信息;网络通讯模块,其与所述智能控制模块、逻辑控制模块、所述工程车的电池管理单元和牵引控制单元通信;所述智能控制模块通过所述逻辑控制模块通讯接收外部操作、预设参数信息、所述牵引控制单元反馈的信息和所述电池管理单元反馈的电池信息,控制所述牵引控制单元的操作;其中所述模式包括公路模式、铁路模式和公铁转换模式,所述外部操作至少包括司机对踏板的操作和模式切换操作。
如上所述的网络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输出模块接收踏板操作且转换为行程百分比,并将所述行程百分比输入所述逻辑控制模块;所述逻辑控制模块将接收到的行程百分比、所述牵引控制单元反馈的信息及所述电池管理单元反馈的电池信息发送至所述智能控制模块,所述智能控制模块控制所述牵引控制单元的输出转矩。
如上所述的网络控制系统,所述电池管理单元将电池的相关信息通过所述网络通信模块发送至所述逻辑控制模块,所述逻辑控制模块将接收到的所述电池的相关信息和预设参数信息中电池信息发送至所述智能控制模块,所述智能控制模块计算电池剩余电量。
如上所述的网络控制系统,所述智能控制模块记录电池在深度放电或充电时的充放电电量,并对所述预设参数信息中的电池信息进行修正。
如上所述的网络控制系统,所述智能控制模块根据所述电池剩余电量,控制对各用电部分进行电量分配。
如上所述的网络控制系统,所述网络控制系统还包括人机交互界面,其与所述网络通信模块双向通讯,用于显示所述智能控制模块输出的电池剩余电量。
如上所述的网络控制系统,所述智能控制模块获取各用电部分的实时功率,并在实时功率超过预设峰值一定时间时,控制降低对应系统的用电功率。
如上所述的网络控制系统,所述智能控制模块实时接收到工程车的状态信息并监控所述工程车的运行状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中车四方轨道车辆有限公司,未经青岛中车四方轨道车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9172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