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酸性锂渣-硅酸盐水泥-硅灰复合胶凝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1193074.0 申请日: 2019-11-28
公开(公告)号: CN110877970B 公开(公告)日: 2022-07-29
发明(设计)人: 张建军;何祥华;张舜洋 申请(专利权)人: 湖南绿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4B28/04 分类号: C04B28/04;C04B38/08;C04B38/10;C04B18/02;C04B111/40
代理公司: 长沙鑫泽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47 代理人: 李翠梅
地址: 422001 湖南*** 国省代码: 湖南;4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酸性 硅酸盐水泥 复合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酸性锂渣‑硅酸盐水泥‑硅灰复合胶凝材料,包括:硅酸盐水泥、酸性锂渣、硅灰、石墨烯材料、铁尾砂、轻质填料;本发明还公开了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取粉煤灰、污泥15‑25重量份、牡蛎壳粉、粘土、水和易融发泡颗粒,混合均匀,制粒后烧制,得到轻质填料。将硅酸盐水泥和硅灰混合,粉磨,得到第一粉磨产物;将酸性锂渣、石墨烯材料、铁尾砂分别粉磨。将所述第一粉磨产物、酸性锂渣粉末、石墨烯粉末和铁尾砂粉磨混合,得到第二粉磨产物;将第二粉磨产物和轻质填料均匀混合,得到胶凝材料成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不使用发泡剂,利用轻质填料控制材料的密度,能够达到精准控制材料密度,从而提升成品品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胶凝材料,特别涉及酸性锂渣-硅酸盐水泥-硅灰复合胶凝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水泥(cement)是粉状水硬性无机胶凝材料,加水搅拌后成浆体,能在空气中硬化或者在水中更好地硬化,并能把砂、石等材料牢固地胶结在一起。水泥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5000年前的中国秦安大地湾人,他们铺设了类似现代水泥的地面。后来古罗马人在建筑中使用的石灰与火山灰的混合物,这种混合物与现代的石灰火山灰水泥很相似。用它胶结碎石制成的混凝土,硬化后不但强度较高,而且还能抵抗淡水或含盐水的侵蚀。长期以来,水泥作为重要的胶凝材料,广泛应用于土木建筑、水利、国防等工程。

在水泥的发展过程中,为了满足现代化建设工程和施工新技术的要求,水泥的品种不断增加,中国已研制出上千种特种水泥和专用水泥。从产量和用途来看,硅酸盐系列通用水泥(即波特兰水泥)在中国混凝土建筑中占有重要地位。

通用硅酸盐水泥是指以硅酸盐水泥熟料、适量的石膏、及混合材料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通用硅酸盐水泥是用于大多数工业、民用建筑工程的硅酸盐系列品种水泥,占水泥总产量的98%左右。通用硅酸盐水泥按混合材料的品种和掺量分为硅酸盐水泥PI、普通硅酸盐水泥PO、矿渣硅酸盐水泥PS、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PP、粉煤灰硅酸盐水泥PF以及复合硅酸盐水泥PC。这六种水泥都是以硅酸盐水泥熟料为主要成分,以石膏为调凝剂,不同品种之间的差别主要在于掺加混合材的种类、数量不同。这六种水泥有着基本一致的共性,同时又由于混合材料的特性,致使不同品种水泥在性能上有较大的差异。目前,中国水泥的产品结构是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和硅酸盐水泥为主,这三种水泥的产量占中国水泥产量的92~95%。

现有技术中还出现了轻质水泥,其利用发泡剂在水泥内部产生孔隙,以此来降低水泥的密度,提升其物理性能,但是由于发泡剂的泡沫减损,在凝固过程中塌陷严重,无法保证水泥密度。有鉴于此,本发明人经过深入研究,得到酸性锂渣-硅酸盐水泥-硅灰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酸性锂渣-硅酸盐水泥-硅灰复合胶凝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能够有效保证混凝土的密度。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酸性锂渣-硅酸盐水泥-硅灰复合胶凝材料,包括:硅酸盐水泥30-50重量份、酸性锂渣2-5重量份、硅灰3-7重量份、石墨烯材料0.5-1重量份、铁尾砂35-55重量份、轻质填料10-20重量份,所述轻质填料为多孔结构。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轻质填料呈颗粒状。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轻质填料的颗粒内部具有空腔,所述空腔的容积为0.1cm3-0.25cm3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轻质填料为陶粒,所述陶粒的粒径为0.5-1cm。

本发明还提供酸性锂渣-硅酸盐水泥-硅灰复合胶凝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用于所述的酸性锂渣-硅酸盐水泥-硅灰复合胶凝材料,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取粉煤灰12-35重量份、污泥15-25重量份、牡蛎壳粉2-10重量份、粘土5-20重量份、水30-50重量份和易融发泡颗粒10-20重量份,混合均匀,制粒后烧制,得到轻质填料;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绿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湖南绿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9307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