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变截面异形管材凹坑校形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93601.8 | 申请日: | 2019-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664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8 |
发明(设计)人: | 薛杰;秦中环;李保永;刘玉平;刘伟;刘奇;徐柄桐;肖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星机器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10 | 分类号: | B21D3/10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王永芳 |
地址: | 10001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截面 异形 管材 凹坑校形 装置 方法 | ||
1.一种变截面异形管材凹坑校形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手动泵(1)、液压软管(2)、空心千斤顶(3)、旋转顶杆(4)、以及随型顶块;其中,
手动泵(1)具有接头,空心千斤顶(3)具有油阀(31)结构,手动泵(1)的接头通过液压软管(2)与空心千斤顶(3)的油阀(31)连接;
空心千斤顶(3)凸出的活塞杆(32)侧面上部开设螺纹孔(321);
旋转顶杆(4)上开设通孔,通过穿过通孔的螺纹连接件与螺纹孔(321)的配合,固定在活塞杆(32)上;旋转顶杆(4)为单根圆柱形杆,或者旋转顶杆(4)为两根分体式顶杆;
随型顶块为可拆卸随型顶块,其具有连接段(51)和功能段(52),连接段(51)为圆柱状,用于与旋转顶杆(4)末端连接固定,功能段(52)为根据异形管材内型面弧度形状制作而成的相同弧度形状的块体;
该装置还包括固定卡座,固定卡座包括底座(6)和至少两个随型卡环(7),底座(6)用于对异型管材提供支撑和固定位点,其包括两平行的导轨(61);随型卡环(7)为开口式结构或者两个分体半环结构,形状与异型管材设定位置处的横截面相同,其套设在异型管材外周,两端分别通过支撑柱(8)固定在导轨(61)上,进而实现对异型管材的固定;
对手动泵(1)的扳手进行施压时,活塞杆(32)上升,带动旋转顶杆(4)及其末端的随型顶块运动,功能段(52)与凹坑接触,逐渐将凹坑顶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截面异形管材凹坑校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旋转顶杆(4)可以为单根圆柱形杆,旋转顶杆(4)的末端外周加工螺纹,随型顶块的连接段(51)的柱体中心开设螺纹孔,随型顶块通过螺纹配合固定在旋转顶杆(4)的两端或任意一端;
或者,仅在随型顶块的连接段(51)的柱体中心开设与旋转顶杆(4)的末端配合的不带螺纹的槽体,旋转顶杆(4)的末端伸入槽体中,将随型顶块套设在旋转顶杆(4)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截面异形管材凹坑校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旋转顶杆(4)为两根分体式顶杆,旋转顶杆(4)的一端为圆柱形,用于固定随型顶块,另一端为带有通孔的扁平状,用于固定在活塞杆(32)上,两根分体式顶杆之间角度可调,对不同方位上的凹坑进行顶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截面异形管材凹坑校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旋转顶杆(4)的与随型顶块连接的末端外周加工螺纹,随型顶块的连接段(51)的柱体中心开设螺纹孔,随型顶块通过螺纹配合固定在旋转顶杆(4)的末端;
或者,仅在随型顶块的连接段(51)的柱体中心开设与旋转顶杆(4)的末端配合的不带螺纹的槽体,旋转顶杆(4)的末端伸入槽体中,将随型顶块套设在旋转顶杆(4)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截面异形管材凹坑校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随型卡环(7)为开口式结构,具有一个开口,开口处两端的随型卡环结构具有可供螺栓和螺母将开口闭合固定的连接部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截面异形管材凹坑校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随型卡环(7)为两个分体半环结构,分体半环两端具有可供螺栓和螺母将两分体半环闭合固定的连接部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截面异形管材凹坑校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底座(6)还包括连接两平行导轨(61)且与导轨(61)垂直相交的两个平行副轨(62),副轨(62)固定两个导轨(6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变截面异形管材凹坑校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副轨(62)上带有刻度,通过刻度记录两导轨(61)位置。
9.一种变截面异形管材凹坑校形方法,该方法通过上述权利要求1至8之一所述的变截面异形管材凹坑校形装置实施,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有凹坑的异形管材放在固定卡座的两个随型卡环(7)中,随型卡环(7)在底座(6)的导轨(61)上滑动,进而移动到与异形管材相匹配的位置,将支撑柱(8)两端分别与导轨(61)和随型卡环(7)锁定,随型卡环(7)的位置得到固定,然后再将随型卡环(7)的开口闭合或者将两分体半环闭合;
步骤2,根据异形管材凹坑位置处内型面弧度形状,挑选相匹配的随型顶块,将两个随型顶块安装在旋转顶杆(4)末端,然后穿过旋转顶杆(4)上通孔的螺纹连接件将旋转顶杆(4)固定在活塞杆(32)上;
步骤3,将安装完成的空心千斤顶(3)顶放入异型管材中,随型顶块位置与凹坑位置对应,通过放置在异形管材外的手动泵(1)施压,使空心千斤顶(3)的活塞杆(32)慢慢上行,随型顶块与凹坑接触,逐渐将凹坑顶起,变为光滑型面;
步骤4,待某处凹坑校形完毕后,取出空心千斤顶(3),更换与另一处凹坑相匹配的随型顶块,然后将空心千斤顶(3)再放入异型管材中,重复步骤3;
步骤5,如此重复步骤3和步骤4,待凹坑校形完毕后,将异形管材从随型卡环(7)中取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星机器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航星机器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9360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制氢装置转油线总管焊接工艺
- 下一篇:医学成像系统的附接外围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