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钢包保温剂制备工艺及钢包保温剂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96049.8 | 申请日: | 2019-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048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程立;康彦萍;高晓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C7/00 | 分类号: | C21C7/00;B22D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奥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4 | 代理人: | 张文;苗丽娟 |
地址: | 030003***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包 保温 制备 工艺 | ||
1.一种钢包保温剂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包保温剂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备料,选择铝矾土赤泥和石墨作为原料,并将原料进行干燥处理;
S2)混料,将铝矾土赤泥与石墨混合均匀形成中间混合物,其中铝矾土赤泥的重量百分含量为80~90%,石墨的重量百分含量为10~20%;
S3)添加配料,向步骤S2中得到的所述中间混合物中添加膨胀剂和粘结剂,然后混合均匀形成最终混合物,其中膨胀剂占所述中间混合物质量分数为0.8~1.5%,粘结剂占所述中间混合物质量分数为0.5~1.2%;
S4)造粒,将步骤S3中得到的所述最终混合物制作成球状颗粒,颗粒的粒度范围控制为1~3mm,制得钢包保温剂成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包保温剂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4中,采用挤压造粒机对所述最终混合物进行挤压造粒。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包保温剂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3中,所述膨胀剂选用干燥处理后的酸化石墨,所述粘结剂选用羧甲基纤维素钠。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包保温剂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2中,铝矾土赤泥的重量百分含量控制为80%,石墨的重量百分含量控制为20%;在所述步骤S3中,酸化石墨占所述中间混合物质量分数控制为0.8%,羧甲基纤维素钠占所述中间混合物质量分数控制为0.5%。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包保温剂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2中,铝矾土赤泥的重量百分含量控制为85%,石墨的重量百分含量控制为15%;在所述步骤S3中,酸化石墨占所述中间混合物质量分数控制为1.1%,羧甲基纤维素钠占所述中间混合物质量分数控制为0.8%。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包保温剂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2中,铝矾土赤泥的重量百分含量控制为90%,石墨的重量百分含量控制为10%;在所述步骤S3中,酸化石墨占所述中间混合物质量分数控制为1.5%,羧甲基纤维素钠占所述中间混合物质量分数控制为1.2%。
7.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钢包保温剂制备工艺生产制得的钢包保温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包保温剂的化学成分及重量百分含量为:15.59~17.54%的CaO,15.12~17.01%的SiO2,22.73%~25.57%的Al2O3,1.32~1.49%的MgO,6.68~7.52%的Fe2O3,5.64~6.35%的Na2O,8~16%的C,其他为不可避免的杂质,所述钢包保温剂为球状颗粒形式,颗粒的粒度范围为1~3mm。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钢包保温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包保温剂的化学成分及重量百分含量为:15.59%的CaO,15.12%的SiO2,22.73%的Al2O3,1.32%的MgO,6.68%的Fe2O3,5.64%的Na2O,8%的C,其余为不可避免的杂质。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钢包保温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包保温剂的化学成分及重量百分含量为:16.57%的CaO,16.07%的SiO2,24.15%的Al2O3,1.40%的MgO,7.10%的Fe2O3,5.99%的Na2O,12%的C,其余为不可避免的杂质。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钢包保温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包保温剂的化学成分及重量百分含量为:17.54%的CaO,17.01%的SiO2,25.57%的Al2O3,1.49%的MgO,7.52%的Fe2O3,6.35%的Na2O,16%的C,其余为不可避免的杂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9604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