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雷达和视频联动的车辆变道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98574.3 | 申请日: | 2019-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533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8 |
发明(设计)人: | 章庆;陈俊德;史灵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慧尔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G1/01 | 分类号: | G08G1/01;G08G1/017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1 | 代理人: | 顾翰林 |
地址: | 2111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雷达 视频 联动 车辆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交通安全中车辆检测技术,具体为一种基于雷达和视频联动的车辆变道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当雷达检测到目标车辆距离车道线A米时,判定车辆压线,发送压线触发信号给视频检测器;视频检测器抓取目标车辆压线画面;当通过雷达检测目标车辆从初始车道行驶到另一车道,即超过车道线B米时,判定为完全变道,则雷达发送完全变道触发信号给视频检测器;视频检测器抓拍完全变道画面;视频检测器接收到完全变道触发信号进行抓拍,形成变道过程的第二张照片,并发送至平台;雷达检测变道车辆到达虚拟线圈位置,即雷达检测到已触发压线和变道的同一目标车辆行驶到检测线圈处时,发送线圈触发信号给视频检测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交通安全中车辆检测技术,具体为一种基于雷达和视频联动的车辆变道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在高速公路上不按规则变道存在极大的交通隐患,是引发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因此如何有效的检测和识别车辆违法变道,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造成的损失,已成为当今交通管理部门亟待解决的一项紧迫任务。
传统的车辆变道检测方法是通过交警现场观测或者对监控视频进行人工判读。目前也有基于环形线圈与视频检测器联动的变道检测方法,该方法需要将两个线圈分别埋在两个相邻车道,线圈分别与视频检测器连接,当有车辆驶过线圈时,对应的视频检测器进行抓拍并识别车牌,当两个视频检测器的车牌识别结果相同时,即可判定为变道。
但传统的车辆变道检测方法耗时耗力,环形线圈车辆检测器长度一般仅2米,不能实现长距离,多车道的全程变道检测,且铺设环形线圈需要埋入路面,对路面有损害性,会导致道路使用寿命降低。
发明内容
针对这一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雷达和视频联动的车辆变道检测方法,通过雷达正向检测长度长,横向检测宽,从而涵盖的路面长度和车道数量多,不会破坏路面且检测效率和准确性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雷达和视频联动的车辆变道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对雷达进行安装,使雷达正对车道方向,雷达法线与车道线平行;对视频检测器进行安装,使视频检测器正对车道;
步骤二:雷达上位机对雷达的检测宽度进行车道、变道检测区、虚拟线圈属性进行配置;
步骤三:雷达实时探测道路上目标车辆的运动信息并跟踪,视频检测器对监测区域内道路上目标进行实时图像采集;
步骤四:当雷达检测到目标车辆距离车道线A米时,判定车辆压线,发送压线触发信号给视频检测器;
步骤五:视频检测器抓取目标车辆压线画面;
步骤六:当通过雷达检测目标车辆从初始车道行驶到另一车道,即超过车道线B米时,判定为完全变道,则雷达发送完全变道触发信号给视频检测器;
步骤七:视频检测器抓拍完全变道画面;视频检测器接收到完全变道触发信号进行抓拍,形成变道过程的第二张照片,并发送至平台;
步骤八:雷达检测变道车辆到达虚拟线圈位置,即雷达检测到已触发压线和变道的同一目标车辆行驶到检测线圈处时,发送线圈触发信号给视频检测器;
步骤九:视频检测器抓拍变道车辆近处画面,并识别车牌信息;即视频检测器接收到线圈触发信号进行抓拍,形成变道过程的第三张照片,展示变道车辆近处画面,并识别车牌号信息,发送至平台。
作为优选,虚拟线圈属性包含所在车道编号、雷达坐标系下的X 坐标和Y坐标。
作为优选,所述雷达上位机对车道进行配置具体是指配置雷达坐标系中的车道线中X坐标和Y坐标。
作为优选,所述雷达上位机对变道检测区进行配置具体是指建立虚拟变道检测区,并对该虚拟变道检测区中的各顶点的X坐标和Y 坐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慧尔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慧尔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9857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