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均相PVC基阴离子交换膜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99810.3 | 申请日: | 2019-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602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9 |
发明(设计)人: | 王炳辉;杨文龙;吴法东;徐守疆 | 申请(专利权)人: | 绿邦膜分离技术(江苏)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67/00 | 分类号: | B01D67/00;B01D69/02;B01J41/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405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均相 pvc 阴离子 交换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均相PVC基阴离子交换膜制备方法。步骤是,将PVC溶解于有机溶剂中形成PVC铸膜液,经超声脱泡,再将铸膜液在增强网格布上涂膜,将膜经过热水箱,去除有机溶剂后制得连续的PVC基膜;将1‑乙烯基咪唑和引发剂配置成均匀单体混合溶液;将PVC基膜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吸浸单体混合溶液,再将吸浸单体后的PVC基膜进行高温聚合,聚合结束后即得均相PVC基阴离子交换膜。本发明该均相PVC基阴离子交换膜的制备方法,通过活性乙烯基聚合形成PVC分子链的交联结构,使膜具有较低膜电阻,强度高,尺寸稳定性好,且制膜工艺简单,可连续成卷生产,同时避免了剧毒氯甲醚使用,且PVC原料价格低廉且容易得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阴离子交换膜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均相PVC基阴离子交换膜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离子交换膜具有独特的离子交换特性,使它在清洁生产、环境保护、能量转化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适合于现代工业对新能源、节能、低品位原材料再利用和环境污染治理的需要,在海水淡化等领域也应用广泛,成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专利201510347434.6公布的连续化生产聚氯乙烯半均相阴、阳离子交换膜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是采用双螺杆挤出成膜,在膜双面粘附网格布,经四辊压延生产成卷聚氯乙烯半均相离子交换膜。该方法前期的离子交换膜树脂粉采用PVC含浸单体,含浸不均匀,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另加工温度高,PVC和功能性离子容易发生降解,尤其是PVC半均相阴离子交换膜;
中国专利201610726919.8公布的一种PVC基均相阴离子交换膜及制备方法,该方法是采用聚氯乙烯、NaN3、催化剂与溶剂混合并反应,得到PVC-N3接枝聚合物溶液;将PVC-N3接枝聚合物溶液、溴化亚铜、五甲基二乙烯三胺和炔类化合物混合并反应,得到中间体聚合物,将中间体聚合物、碘甲烷和溶剂混合并反应,得到PVC基聚合物;再将PVC基聚合物溶解在有机溶剂中,配置成铸膜液并进行刮膜,去除有机溶剂后即得PVC均相阴离子交换膜;该方法制备的均相阴离子交换膜没有交联结构,膜的溶胀会比较大,而且制备工艺较复杂。
日本德山曹达公司采用涂浆法来制造离子交换膜,如将苯乙烯、二乙烯苯、聚氯乙烯粉末、引发剂等,按比例混和、搅拌制浆、涂浆、热压、聚合,先制得基膜,再功能基化之后而得阳离子交换膜和阴离子交换膜(参见田中良修著,葛道才、任庆春译,《离子交换膜基本原理及应用》,第8-9页,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年出版)。该方法制得的离子交换膜实质为半均相离子交换膜。
文献“电渗析用季铵化聚氯乙烯均相阴离子交换膜的制备”报道了以1-甲基咪唑作为亲核的季胺化试剂对聚氯乙烯进行一步法改性,制备出均相聚氯乙烯基阴离子交换膜,该膜同样存在溶胀问题,因其没有交联的网络结构,文献还报道该膜的最低电阻为14.1Ω·cm2,在电渗析过程中仍然存在较大的能耗。
中国专利201110004257.0,中国专利94106397.6,中国专利201510002532.3均是采用基膜浸吸法制备离子交换膜,即基膜浸吸法通常利用惰性聚合物基膜来浸吸单体,然后聚合、成膜、功能基化,典型的例子是用聚烯类基膜浸吸苯乙烯/二乙烯基苯单体和引发剂,通过热压、聚合、磺化或者氯甲基/季胺化来分别制备阳离子交换膜或阴离子交换膜。该方法需要采用强致癌物氯甲醚进行氯甲基化,该膜的本质上还是半均相离子交换膜,而非均相离子交换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而提供一种均相PVC基阴离子交换膜制备方法,使PVC分子链中的部分氯原子与1-乙烯基咪唑反应,使PVC分子链带有功能性基团季铵离子,再将吸浸单体后的PVC基膜进行高温聚合,聚合结束后即得均相PVC基阴离子交换膜。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的一种均相PVC基阴离子交换膜制备方法,包括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绿邦膜分离技术(江苏)有限公司,未经绿邦膜分离技术(江苏)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9981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不断电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电火花线切割机床升降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