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云端AEB控制系统通信协议和决策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00734.3 | 申请日: | 2019-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883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7 |
发明(设计)人: | 叶佳勇;栾建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云智网数据产业(常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南通毅帆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86 | 代理人: | 韩冬 |
地址: | 2130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云端 aeb 控制系统 通信协议 决策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云端AEB控制系统通信协议和决策,整车控制器与车载控制器OBU直接的交互仍然使用传统的CAN通讯方式,OBU与整车制动执行机构之间的通讯采用RS485通讯,协议基于Modbus通讯协议进行信息传递,感知设备与OBU之间的通讯,可以同时支持CAN总线和以太网形式的数据传递交互,OBU与远端(路端云端)采用基于5G或者DRSC通讯技术进行大量、高速的数据传递;此时,系统运行在5G网络服务下,避免控制延迟;本发明通过采用5G/DRSC/Enthernet技术,将大量的数据处理计算放在云服务器,大大降低车载系统的工作压力,同时在计算层面可以加快运算速度,将大大降低测试人员在测试过程所要消耗的时间,有助于推动车路协同应用的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云端AEB控制系统通信协议和决策。
背景技术
ADAS是汽车无人驾驶的基础,目前正逐渐走向成熟。要实现无人驾驶关键是让汽车具备如人一般感知环境的能力,并对不同路况和情况做出超过人驾驶的行动。ADAS涵盖多种功能,主动控制类最实质的自动驾驶技术,其中AEB最有代表性。早期的ADAS功能是一些简单的预警,相当于给驾驶员一个信息反馈,而驾驶员可能因为各种原因,不能做出最及时、准确的动作,增加了发生危险的可能性。随着电控技术的发展,更多的电磁控制技术加入了ADAS的大家庭,ADAS系统已经不简单地满足于“预警”,而是更加智能,在危险时刻果断介入。一类ADAS应用:识别+预警(FCW/LDW/BSD/TSR/PCW);二类ADAS应用:主动控制(ACC/AEB/LKS)。
目前,单车AEB解决方案都是通过车载传感器(如毫米波雷达或者摄像头等)感知车辆在周围信息,并将得到数据传输至车载控制器进行决策,最终控制车辆制动系统状态,并未实现车车通讯、车与基础设施通讯。本发明在单车AEB基础之上,通过云端计算,实现车与基础设施之间协作,并通过高精地图和路况实现道路规划,最终整体统筹交通运作实现无人驾驶的智慧交通初级版。基于5G网络及DSRC通讯技术,为车辆通讯提供了很大的通讯网络支持,为智能交通的最终目标保驾护航,也为无人驾驶所引发的高容量、高可靠通信需求给带来了高效的解决方案。本发明在此基础之上,为云端AEB系统提供有效的交互通讯协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一种云端AEB控制系统通信协议和决策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云端AEB控制系统通信协议和决策,整车控制器与车载控制器OBU直接的交互仍然使用传统的CAN通讯方式,OBU与整车制动执行机构之间的通讯采用RS485通讯,协议基于Modbus通讯协议进行信息传递,感知设备与OBU之间的通讯,可以同时支持CAN总线和以太网形式的数据传递交互,OBU与远端(路端云端)采用基于5G或者DRSC通讯技术进行大量、高速的数据传递;此时,系统运行在5G网络服务下,或者基于5G频段DSRC技术支持下,避免控制延迟。
优选的,公交车作为本次测试验证的主要载体,测试验证之前对新能源公交车底盘制动系统进行必要的改制,在不破坏原有系统的同时,对其制动系统执行机构进行优化升级,如前文所述,由于该款新能源公交车采用的是气压制动,需要将原有分配阀升级为比例继动阀,两种阀本身具有相同的接口,跟与原设备位置安装即好,这种方案也可以延伸到单车AEB功能开发使用。
优选的,本发明的通讯控制方式:完成车制动系统升级之后,借用公司V2X测试场地,搭建基础设施设备和云端服务器;在基础设施方面,介入测试厂区两种基础设施,分别是路端RSU和交通路口的红黄绿设备;在该V2X场景中,RSU、红绿灯设施、OBU及云端可以进行交互通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云智网数据产业(常州)有限公司,未经中云智网数据产业(常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0073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