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共阴极LED芯片及其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02411.8 | 申请日: | 2019-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115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8 |
发明(设计)人: | 刘权锋;庄文荣;孙明;王印;卢敬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中晶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3/46 | 分类号: | H01L33/46;H01L33/38;H01L33/00;H01L27/15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罗泳文 |
地址: | 5230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阴极 led 芯片 及其 制作方法 | ||
1.一种共阴极LED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
p型半导体层;
发光层,位于所述p型半导体层上方;
n型半导体层,位于所述发光层上方;
凹槽,贯穿所述n型半导体层、所述发光层及所述p型半导体层,以隔离出多个LED单元;
连接层,横跨于所述凹槽上,其两端分别与相邻两LED单元的n型半导体层接触,实现相邻的LED单元的阴极共连;
透明导电层,位于所述n型半导体层及连接层之上;
量子点层,位于所述LED单元的透明导电层之上;
保护层,位于所述量子点层之上;
所述共阴极LED芯片还包括一引出槽,所述引出槽与相邻的所述凹槽之间横跨有跨接层,所述引出槽中具有n电极,所述n电极通过所述引出槽与所述跨接层接触,并延伸至所述p型半导体层表面;
所述LED单元的p型半导体层表面具有p电极,所述p电极与所述n电极共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阴极LED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共阴极LED芯片还包括反射层,所述反射层至少覆盖所述凹槽的侧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阴极LED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n型半导体层包括n型氮化镓层,所述p型半导体层包括p型氮化镓层,或所述n型半导体层包括n型铝镓氮层,所述p型半导体层包括p型铝镓氮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阴极LED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共阴极LED芯片还包括电子阻挡层,所述电子阻挡层位于所述发光层与所述p型半导体层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阴极LED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层包括量子阱超晶格层。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共阴极LED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层包括布拉格反射层,所述布拉格反射层为交替层叠的Ti3O5/SiO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阴极LED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导电层的材料包括ITO,所述保护层的材料包括二氧化硅。
8.一种共阴极LED芯片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1)提供一衬底,在所述衬底上自下而上依次形成缓冲层、非掺杂半导体层、n型半导体层、发光层、电子阻挡层及p型半导体层,形成晶圆;
2)形成贯穿所述p型半导体层、所述电子阻挡层及所述发光层、并深入到所述n型半导体层的凹槽,以隔离出多个LED单元;
3)将凹槽之一定义为引出槽,并在至少一LED单元的p型半导体层上形成n电极,其中,所述n电极延伸并覆盖所述凹槽部分侧壁,于剩余的各LED单元的p型半导体层上形成p电极,所述p电极与所述n电极共面;
4)于所述凹槽内表面形成反射层;
5)将所述晶圆胶接于临时基板上,并剥离所述衬底;
6)去除所述缓冲层、非掺杂半导体层、及部分n型半导体层至露出所述反射层,或至少部分去除所述反射层;
7)在所述反射层之上形成连接层,所述连接层两端分别与相邻两LED单元的n型半导体层接触,实现相邻的LED单元的阴极共连;
8)在所述连接层、n型半导体层之上沉积透明导电层;
9)在透明导电层上形成量子点层;
10)在所述量子点层之上沉积保护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共阴极LED芯片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底为蓝宝石、碳化硅或硅片,所述临时基板为硅片或玻璃。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共阴极LED芯片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掺杂半导体层包括非掺杂氮化镓层或铝镓氮层,所述缓冲层包括氮化铝缓冲层、氮化镓缓冲层、铝镓氮缓冲层和铝铟镓氮缓冲层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胶接材料为聚二甲基硅氧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中晶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中晶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0241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