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共阴极LED芯片及其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02411.8 | 申请日: | 2019-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115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8 |
发明(设计)人: | 刘权锋;庄文荣;孙明;王印;卢敬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中晶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3/46 | 分类号: | H01L33/46;H01L33/38;H01L33/00;H01L27/15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罗泳文 |
地址: | 5230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阴极 led 芯片 及其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共阴极LED芯片及其制作方法,芯片包括p型半导体层、发光层、n型半导体层、凹槽、连接层、透明导电层、量子点层及保护层,凹槽贯穿n型半导体层、发光层及p型半导体层,以隔离出多个LED单元,连接层横跨于凹槽上,其两端分别与相邻两LED单元的n型半导体层接触,实现相邻的LED单元的阴极共连。本发明的LED芯片,采用共阴极设计,可将多个LED芯片整合为一个整体,转移量为传统方法的三分之一以下,且芯片尺寸较单颗芯片大,转移难度相对较低,可解决现有Micro LED转移难度大、转移次数多、较低转移良率和相邻LED间颜色窜扰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LED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共阴极LED芯片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进步,市场对液晶显示器(LCD,即Liquid Crystal Display)的低对比度,低色域,低响应速度等缺点,以及有机发光显示器(OLED,即Organic LightEmitting Display)的烧屏、颗粒感重、偏色、光舒适度差等缺点越发地不满。Micro LED显示技术作为下一代显示技术,具有高对比度、高色域、高响应速度、超高分辨率、寿命长等优点,其兼有LCD及OLED的优点的同时又没有其缺点。Micro LED还具有可柔性显示及低能耗的优点,被誉为一种终极显示技术。
Micro LED显示器是通过将巨量Micro LED转移至驱动基板上而制作出来的。一台4K电视有2540万颗Micro LED。且Micro LED尺寸极小,其尺寸一般不大于80μm(电视),且可小至数百纳米(AR、VR显示器)。以常规的抓取方式制作,当转移速率为10颗/s时,制作一台电视需时29.4天,效率极低。为了提升转移速率,解决此难题所发明的巨量转移技术,如静电吸附、真空吸附、分子间作用力吸附等转移头阵列转移法、水流、磁力自组装法以及激光选择性转移法等,均存在各种问题,转移良率达不到商业化要求,修复困难。
另一方面,由于Micro LED尺寸很小,侧向光比例很大,相邻LED间由于侧向光存在着颜色窜扰问题。现有一解决方案是将基板上部做成反射杯状并辅以反射涂层。基板制作难度较大。
因此,如何制作Micro LED,以降低转移难度,减少转移次数以提升转移良率,并解决相邻LED间颜色窜扰问题,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共阴极LED芯片及其制作方法,用于解决现有Micro LED转移难度大、转移次数多、转移良率较低、相邻LED间存在颜色窜扰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共阴极LED芯片,包括:p型半导体层;发光层,位于所述p型半导体层上方;n型半导体层,位于所述发光层上方;凹槽,贯穿所述n型半导体层、所述发光层及所述p型半导体层,以隔离出多个LED单元;连接层,横跨于所述凹槽上,其两端分别与相邻两LED单元的n型半导体层接触,实现相邻的LED单元的阴极共连;透明导电层,位于所述n型半导体层及连接层之上;量子点层,位于所述LED单元的透明导电层之上;保护层,位于所述量子点层之上。
可选地,所述共阴极LED芯片还包括一引出槽,所述引出槽与相邻的所述凹槽之间横跨有跨接层,所述引出槽中具有n电极,所述n电极通过所述引出槽与所述跨接层接触,并延伸至所述p型半导体层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LED单元的p型半导体层表面具有p电极,所述p电极与所述n电极共面。
可选地,所述共阴极LED芯片还包括反射层,所述反射层至少覆盖所述凹槽的侧壁。
可选地,所述n型半导体层包括n型氮化镓层,所述p型半导体层包括p型氮化镓层,或所述n型半导体层包括n型铝镓氮层,所述p型半导体层包括p型铝镓氮层。
可选地,所述共阴极LED芯片还包括电子阻挡层,所述电子阻挡层位于所述发光层与所述p型半导体层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中晶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中晶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0241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