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再溶散的砂浆固结体及其制备方法以及砂浆产品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07056.3 | 申请日: | 2019-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921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迟碧川;罗文斌;王新平;陈伯如;郑阳;商宇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00 | 分类号: | C04B28/00;C04B28/04;C04B28/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刘依云;乔雪微 |
地址: | 10004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再溶散 砂浆 固结 及其 制备 方法 以及 产品 应用 | ||
1.一种可再溶散的砂浆固结体,包括:水硬性无机胶凝材料、集料、可溶性粘结剂,所述可溶性粘结剂将所述水硬性无机胶凝材料和集料粘结成一体;
其中,以所述砂浆固结体的总重为基准,所述砂浆固结体中,所述可溶性粘结剂的含量大于0wt%且不大于1.5wt%;所述可溶性粘结剂可溶于水且可溶于选自酮类、醇类、胺类、酰胺类、脂肪烃、芳香烃、卤代烃、腈类、醚类、醛类、砜类、酚类和酯类溶剂中的至少一种的有机溶剂;
其中,所述砂浆固结体通过溶剂成型方法制得;该溶剂成型方法包括:将干粉料与所述有机溶剂混合得到混合物;以及将所述混合物进行有机溶剂脱除并成型;
其中,所述干粉料包含水硬性无机胶凝材料、集料、可溶性粘结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砂浆固结体,其中,所述砂浆固结体还包括至少一种选自掺合料、添加剂和纤维的附加组分;所述可溶性粘结剂将所述水硬性无机胶凝材料、集料和附加组分粘结成一体;
所述干粉料包含水硬性无机胶凝材料、集料、可溶性粘结剂,以及至少一种选自掺合料、添加剂和纤维的附加组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砂浆固结体,其中,以所述砂浆固结体的总重为基准,所述砂浆固结体中,所述水硬性无机胶凝材料的含量为10-70wt%、所述集料的含量为15-88wt%、所述可溶性粘结剂的含量为0.2-1.5wt%、所述掺合料的含量为0-40wt%、所述添加剂的含量为0-10wt%以及所述纤维的含量为0-6wt%。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砂浆固结体,其中,以所述砂浆固结体的总重为基准,所述砂浆固结体中,所述水硬性无机胶凝材料的含量为15-45wt%、所述集料的含量为45-75wt%、所述可溶性粘结剂的含量为0.4-1.2wt%、所述掺合料的含量为5-30wt%、所述添加剂的含量为0.2-6wt%以及所述纤维的含量为0-3wt%。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砂浆固结体,其中,所述可溶性粘结剂选自黄原胶、乙酸酯淀粉、淀粉醚和合成水溶性聚合物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砂浆固结体,其中,所述淀粉醚选自羟甲基淀粉、羟乙基淀粉和羟丙基淀粉中的至少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砂浆固结体,其中,所述合成水溶性聚合物选自聚乙烯醇、聚乙二醇、聚丙烯酰胺、聚乙烯甲酰胺、聚马来酸酐、聚氧化乙烯、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丙烯酸、聚丙烯酸盐、聚甲基丙烯酸、聚甲基丙烯酸盐、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聚乙烯醇基共聚物、聚乙二醇基共聚物、丙烯酰胺基共聚物、乙烯甲酰胺基共聚物、马来酸酐基共聚物、N-乙烯基吡咯烷酮基共聚物、丙烯酸基共聚物、丙烯酸盐基共聚物、甲基丙烯酸基共聚物、甲基丙烯酸盐基共聚物和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基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砂浆固结体,其中,所述有机溶剂选自丙酮、丁酮、戊酮、环己酮、甲基环己酮、3-甲基2-丁酮、2-吡咯烷酮、N-甲基吡咯烷酮、N-乙烯基吡咯烷酮、甲醇、乙醇、丙醇、异丙醇、丁醇、异丁醇、叔丁醇、戊醇、环己醇、甲基环己醇、乙二醇、丙二醇、丙三醇、丁二醇、二乙二醇、二丙酮醇、三甘醇、1,6-己二醇、聚乙二醇400、2,2’-硫代二乙醇、2-氨基-2-甲基丙醇、乙醛缩二甲醇、丁胺、异丁胺、仲丁胺、叔丁胺、环己胺、苯胺、乙二胺、乙醇胺、二乙醇胺、三乙醇胺、氨乙基乙醇胺、吡啶、甲酰胺、N-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乙基甲酰胺、二亚乙基三胺、三亚乙基四胺、四亚乙基五胺、二甲基亚砜、戊烷、己烷、硝基甲烷、硝基乙烷、甲基肼、乙腈、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二氯乙烷、三氯乙烷、氯丙烷、氯丁烷、1-氯-2-甲基丙烷、2-氯-2-甲基丙烷、2-氯-2-甲基丁烷、溴丙烷、三氯乙烯、苯酚、二噁烷、三噁烷、乙醚、丙醚、异丙醚、甲基正丁基醚、苯甲醚、乙二醇醚、二氯乙醚、石油醚、甲基呋喃、四氢呋喃、吗啉、丁醛、异丁醛、甲苯、二甲苯、1,3-二氧五环、甲酸乙酯、甲酸丙酯、甲酸异丙酯、乙酸乙酯、乙酸乙烯酯、乙酸异丙酯、乙酸丁酯、丙酸甲酯、邻苯二甲酸二甲酯、γ-丁内酯和乳酸乙酯中的至少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0705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气田集输智能化提升系统
- 下一篇:数据处理系统及其数据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