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字集群型无线对讲信号全覆盖的设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07209.4 | 申请日: | 2019-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443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4 |
发明(设计)人: | 刘坦;陈才志;陈应;李金生;苏迪;陈洋洋;杜琳;肖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三局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16/20 | 分类号: | H04W16/20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权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5 | 代理人: | 邱云雷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字 集群 无线 对讲 信号 覆盖 设计 方法 | ||
1.一种数字集群型无线对讲信号全覆盖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目标区域的轮廓和面积确定天线的初始位置和数量;
根据相邻的两个天线的最大覆盖半径的交集位置,以及天线到达所述交集位置的障碍物的穿透损耗,获取天线到达所述交集位置的室内空间场强;
比较所述室内空间场强与预设的室内空间场强的大小并获取比较结果;
根据所述比较结果调整所述天线的初始位置,直至所述室内空间场强大于所述预设的室内空间场强,并将调整后的天线的位置作为目标位置;
若所述目标区域的轮廓未被天线的信号覆盖,则增加天线的数量,并再次根据目标区域的轮廓和面积确定天线的初始位置;
根据目标区域的轮廓和面积确定天线的初始位置和数量,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天线的端口功率、工作频率、以及预设的室内空间场强,获取天线的最大覆盖半径;
根据天线的最大覆盖半径,获取所述天线的信号覆盖面积;
根据目标区域的轮廓和面积,以及所述天线的信号覆盖面积,确定所述天线的初始位置和数量;
该设计方法采取第一算法获取天线的最大覆盖半径,所述第一算法为:
F1=P-L
L=32.45+20log(f)+20Log(D1)
其中,F1为所述预设的室内空间场强;P为所述天线的端口功率;L为空间损耗;f为所述天线的工作频率;D1为所述天线的最大覆盖半径;
该设计方法采用第二算法获取天线到达所述交集位置的室内空间场强,所述第二算法为:
F1=P-各种障碍物穿透损耗-L
L=32.45+20log(f)+20Log(D2)
其中,F1为所述预设的室内空间场强;P为所述天线的端口功率;L为空间损耗;f为所述天线的工作频率;D2为所述天线到达所述交集位置的距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的室内空间场强为-90dB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设计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在室外选取与目标区域的轮廓相距预设距离的测点;
根据所述天线与所述测点之间的距离,以及所述天线到达所述测点的障碍物的穿透损耗,获取天线到达所述测点的室外空间场强;
比较所述室外空间场强与预设的室外空间场强的大小并获取比较结果;
根据所述比较结果调整所述天线的目标位置或数量,直至所述室外空间场强小于所述预设的室外空间场强,并将调整后的天线的位置作为最终位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设计方法采用第三算法获取天线到达所述测点的室外空间场强,所述第三算法为:
F2=P-各种障碍物穿透损耗-L
L=32.45+20log(f)+20Log(D3)
其中,F2为所述预设的室外空间场强;P为所述天线的端口功率;L为空间损耗;f为所述天线的工作频率;D3为所述天线与所述测点之间的距离。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距离为50m。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的室外空间场强为-105dB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三局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建三局智能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0720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