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字集群型无线对讲信号全覆盖的设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07209.4 | 申请日: | 2019-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443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4 |
发明(设计)人: | 刘坦;陈才志;陈应;李金生;苏迪;陈洋洋;杜琳;肖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三局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16/20 | 分类号: | H04W16/20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权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5 | 代理人: | 邱云雷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字 集群 无线 对讲 信号 覆盖 设计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字集群型无线对讲信号全覆盖的设计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根据目标区域的轮廓和面积确定天线的初始位置和数量;根据相邻的两个天线的最大覆盖半径的交集位置,以及天线到达交集位置的障碍物的穿透损耗,获取天线到达交集位置的室内空间场强;比较室内空间场强与预设的室内空间场强的大小并获取比较结果;根据比较结果调整天线的初始位置,直至室内空间场强小于预设的室内空间场强,并将调整后的天线的位置作为目标位置;若目标区域的轮廓未被天线的信号覆盖,则增加天线的数量,并再次根据目标区域的轮廓和面积确定天线的初始位置。解决大型综合体内由于建筑物自身的屏蔽和吸收作用形成的盲区,保证室内全区域信号覆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对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数字集群型无线对讲信号全覆盖的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信息技术在人们生产、生活中的作用日益突出,作为信息交流的一种重要方式,无线对讲机覆盖系统作为日常运营调度及安全保障情况下的无线移动通信工具,已经成为管理部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企业的发展也不断改良和升级为更高效,更全面和更安全的通信平台。
数字集群型无线对讲信号覆盖系统,是新一代通信平台,使得系统升级和扩容更为灵活,话音更为清晰,对建筑内部的信号覆盖做到更均匀的分布,对外的信号泄露和防范干扰方面也更为全面,使客户不在受建筑物空间和屏蔽束缚,为企业的管理者提供了更多的语音及数据管理措施。
最近些年由于建筑原因,特别是大型综合体建筑,建筑物结构复杂,钢筋水泥结构屏蔽较严重,特别是一些地下建筑,建筑内部结构复杂,在天线的不同方向隔断阻挡不同,会造成信号覆盖盲区。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字集群型无线对讲信号全覆盖的设计方法,解决大型综合体内由于建筑物自身的屏蔽和吸收作用形成的盲区,保证室内全区域信号覆盖。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数字集群型无线对讲信号全覆盖的设计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目标区域的轮廓和面积确定天线的初始位置和数量;
根据相邻的两个天线的最大覆盖半径的交集位置,以及天线到达所述交集位置的障碍物的穿透损耗,获取天线到达所述交集位置的室内空间场强;
比较所述室内空间场强与预设的室内空间场强的大小并获取比较结果;
根据所述比较结果调整所述天线的初始位置,直至所述室内空间场强大于所述预设的室内空间场强,并将调整后的天线的位置作为目标位置;
若所述目标区域的轮廓未被天线的信号覆盖,则增加天线的数量,并再次根据目标区域的轮廓和面积确定天线的初始位置;
根据目标区域的轮廓和面积确定天线的初始位置和数量,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天线的端口功率、工作频率、以及预设的室内空间场强,获取天线的最大覆盖半径;
根据天线的最大覆盖半径,获取所述天线的信号覆盖面积;
根据目标区域的轮廓和面积,以及所述天线的信号覆盖面积,确定所述天线的初始位置和数量;
该设计方法采取第一算法获取天线的最大覆盖半径,所述第一算法为:
F1=P-L
L=32.45+20log(f)+20Log(D1)
其中,F1为所述预设的室内空间场强;P为所述天线的端口功率;L为空间损耗;f为所述天线的工作频率;D1为所述天线的最大覆盖半径;
该设计方法采用第二算法获取天线到达所述交集位置的室内空间场强,所述第二算法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三局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建三局智能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0720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