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较大体积永磁同步直流电动机的装配工装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10741.1 | 申请日: | 2019-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245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发明(设计)人: | 宋力;张斌;屈海涛;袁嵩;和苗;刘妍华;康爱荣;王海东;黄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航天动力测控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2K15/02 | 分类号: | H02K15/02;H02K15/03;H02K15/16 |
代理公司: | 西北工业大学专利中心 61204 | 代理人: | 陈星 |
地址: | 710025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较大 体积 永磁 同步 直流电动机 装配 工装 方法 | ||
1.一种较大体积永磁同步直流电动机的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定子固定底座、支撑杆、支撑板和转子导引支撑装置;
所述工作台用于固定安装定子固定底座,且工作台高度满足转子导引支撑装置中的转子导引支撑轴的运动空间要求;
所述定子固定底座上具有与待装配电动机中的电机定子接口对应的接口形式,用于将待装配电机定子采用可拆卸方式固定连接;在定子固定底座的定子接口中心开有螺纹通孔,在所述螺纹通孔下方的工作台上也具有相应的无遮挡空间;
多根所述支撑杆垂直固定安装在定子固定底座中定子接口的外侧,所述支撑板水平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杆顶部,且支撑板上开有用于扶持支撑转子导引支撑轴的通孔;
所述转子导引支撑装置包括转子导引支撑轴、固定压板和锁紧螺母;所述转子导引支撑轴与待装配电机转子同轴装配,并通过固定压板和锁紧螺母将转子导引支撑轴与待装配电机转子同轴紧固;所述转子导引支撑轴下部具有螺纹轴杆,用于与定子固定底座定子接口中心的螺纹通孔配合;所述转子导引支撑轴上部具有支撑轴杆,用于与支撑板中的所述通孔配合扶持支撑待装配电机转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较大体积永磁同步直流电动机的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
当待装配电机转子为空心转子时,所述转子导引支撑轴为穿过待装配电机转子的整根轴,且转子导引支撑轴中部具有与待装配电机转子下端面配合的定位台阶面;在待装配电机转子上端通过固定压板和锁紧螺母将待装配电机转子同轴固定在转子导引支撑轴上;
当待装配电机转子为实心转子时,所述转子导引支撑轴为两段轴结构,其中下段轴顶部具有与待装配电机转子下端配合的托盘结构,且下段轴与所述托盘结构同轴;而转子导引支撑轴的上段轴下部与采用托盘形式的固定压板同轴固定连接,固定压板与待装配电机转子上端配合;从而通过两段夹持方式将待装配电机转子同轴固定在转子导引支撑轴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较大体积永磁同步直流电动机的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定子固定底座中定子接口中心的螺纹通孔孔径与待装配电机中定子与转子间的磁吸力成正比,磁吸力越强,螺纹孔则相应增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较大体积永磁同步直流电动机的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使用地脚螺栓或压板将定子固定底座固定在工作台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较大体积永磁同步直流电动机的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使用螺纹连接或压板固定的方式将待装配电机定子与定子固定底座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较大体积永磁同步直流电动机的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转子导引支撑轴顶端安装有吊环螺钉。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较大体积永磁同步直流电动机的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导引支撑装置选用不导磁材料。
8.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工装进行较大体积永磁同步直流电动机装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定子固定底座固定于工作台上,将支撑杆安装于定子固定底座上,再将待装配的电机定子固定安装在定子固定底座的定子接口上;
步骤2:将转子导引支撑轴螺纹连接在定子固定底座定子接口中的螺纹通孔中,且拧入深度确保待装配电机转子初始处于待装配电机定子内腔之外;
步骤3:将待装配电机转子安装到转子导引支撑轴上,并同轴夹持固定;再安装支撑板,使转子导引支撑轴上端插入支撑板的通孔中,支撑板扶持支撑转子导引支撑轴;
步骤4:旋转转子导引支撑轴,通过螺纹传动将待装配电机转子以可控的速度导入待装配电机定子内腔中,直至安装到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较大体积永磁同步直流电动机装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安装到位后,将转子导引支撑轴抽出,将电机定子与定子固定底座的连接部件松开,并拆下支撑板,将装配完成的电机抬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航天动力测控技术研究所,未经西安航天动力测控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1074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