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较大体积永磁同步直流电动机的装配工装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10741.1 | 申请日: | 2019-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245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发明(设计)人: | 宋力;张斌;屈海涛;袁嵩;和苗;刘妍华;康爱荣;王海东;黄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航天动力测控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2K15/02 | 分类号: | H02K15/02;H02K15/03;H02K15/16 |
代理公司: | 西北工业大学专利中心 61204 | 代理人: | 陈星 |
地址: | 710025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较大 体积 永磁 同步 直流电动机 装配 工装 方法 | ||
本发明提出一种较大体积永磁同步直流电动机的装配工装,包括工作台、定子固定底座、支撑杆、支撑板和转子导引支撑装置;工作台用于固定安装定子固定底座,定子固定底座上具有与待装配电动机中的电机定子接口对应的接口形式,定子固定底座的定子接口中心开有螺纹通孔,转子导引支撑装置包括转子导引支撑轴、固定压板和锁紧螺母;转子导引支撑轴与待装配电机转子同轴固定装配,转子导引支撑轴下部具有螺纹轴杆,用于与定子固定底座定子接口中心的螺纹通孔配合。本发明解决较大体积永磁同步电机部件重量较大、转子与定子间磁吸力大、无法手工操持的问题,克服因定转子磁吸力过大而易发生部件损伤及人员伤害的安全隐患。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永磁同步直流电动机生产领域,涉及一种较大体积的永磁同步直流电动机整机装配工艺。
背景技术
永磁同步直流电动机是无刷电动机的一种,它的主要结构是由带绕组的定子、永磁体转子以及支撑用的端盖、壳体等结构组成。该类型电机的绕组在定子上,易于散热,转子采用永磁体,无通电绕组,几乎无损耗和发热,效率较高。电机功率范围大,可以做到很大的功率;大惯量,最高转动速度低,且随着功率增大而快速降低,因而适合做低速平稳运行的应用。且电机还具有免维护、效率很高、运行温度低、电磁辐射很小、长寿命等优点,可用于各种环境,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以及宇航等国防领域以及新能源汽车等高端民用领域。
随着武器系统对大功率永磁同步电机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输出功率在10kw~40kw、整机重量在100kg~200kg之间的永磁同步直流电机型号越来越多。不同于体积、重量都比较小的微特电机或者重量达到吨位级的大型电机总装,该类规格的电机总装并没有成熟有效的方法和工艺。微特电机因为其定子、转子都比较轻,可以利用简单工装手工操作的方式进行安装;而大型电机利用天车等特殊设备进行整机装配的方法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如“一种大型电机装配工装”(申请号:CN201720093868,专利权人:杭州娃哈哈精密机械有限公司)、“一种大型电机定子安装结构及安装方法”(申请号:CN201410793831,专利权人:重庆赛力盟电机有限责任公司),主要都是针对定子、转子的重量均在50吨~90吨之间的电机,以天车为主要工具进行吊装。
输出功率在10kw~40kw、整机重量在100kg~200kg之间规格的电机部件重量较大,无法手工操做,且因为定子铁芯与转子永磁体之间存在着较强的磁吸附力,在整机装配时极容易造成部件磕碰损伤或操作人员受伤,不仅耽误生产进度,还存在人身伤害的风险隐患。但与大型电机相比,其体积重量又相对较小,如果使用天车等特殊设备进行总装,对操作人员和操作场地的要求较高,既浪费资源,又不便于操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完成较大功率密度、300~500机座号、重量在几百公斤的永磁同步电机的总装装配工装及方法,解决该类型永磁同步电机部件重量较大、转子与定子间磁吸力大、无法手工操持的问题,克服因定转子磁吸力过大而易发生部件损伤及人员伤害的安全隐患,方法简单易行,工装具有同轴度好、对生产场地无特殊要求、结构简单易实施、操作简便易行、安全可靠、省时省力等优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所述一种较大体积永磁同步直流电动机的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定子固定底座、支撑杆、支撑板和转子导引支撑装置;
所述工作台用于固定安装定子固定底座,且工作台高度满足转子导引支撑装置中的转子导引支撑轴的运动空间要求;
所述定子固定底座上具有与待装配电动机中的电机定子接口对应的接口形式,用于将待装配电机定子采用可拆卸方式固定连接;在定子固定底座的定子接口中心开有螺纹通孔,在所述螺纹通孔下方的工作台上也具有相应的无遮挡空间;
多根所述支撑杆垂直固定安装在定子固定底座中定子接口的外侧,所述支撑板水平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杆顶部,且支撑板上开有用于扶持支撑转子导引支撑轴的通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航天动力测控技术研究所,未经西安航天动力测控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1074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