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人值守的低功耗多光谱夜视报警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13347.3 | 申请日: | 2019-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425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31 |
发明(设计)人: | 周长通;杨永顺;高杰;祝清雷;蔡滨;赵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神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13/196 | 分类号: | G08B13/196;G08B13/181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赵玉凤 |
地址: | 250101 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开***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人 值守 功耗 光谱 报警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无人值守的低功耗多光谱夜视报警系统,包括红外热像仪、激光夜视仪、网络交换机三部分,激光夜视仪包括夜视仪主控模块、可见光成像系统、激光照明系统、激光器供电模块、夜视仪云台和短信报警模块。本发明通过红外热像仪监控闯入监控区域的高温目标,然后通过激光夜视仪对高温目标进行精确定位和放大、居中显示,然后将高温目标位置发送至后台,使得在无人值守的情况下仍然能够获得报警信息。并且;激光器供电模块综合光敏电阻的电阻值、云台运动状态信息、红外热像仪报警状态信息决定是否为激光照明系统供电,降低系统功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人值守的低功耗多光谱夜视报警系统,属于安防视频监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视频监控设备越来越多的走进我们的生活,小区、学校、商场、车站等,视频监控设备无处不在,为广大群众的人身和财产安全提供了保障,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但在一些特殊场合下,如铁路沿线、水库、油田、输油管道、保护区界等区域,需要时刻防止人员、车辆等的闯入,传统的视频监控设备需要人员连续值守监控室,造成人力物力的极大浪费,难以满足其使用要求。
传统的红外对射、微波对射、震动光纤等报警装置,普遍存在误报率高、报警信息单一、安装布置不便等问题。传统激光夜视仪在使用中其激光器多为定时开关或单一的光敏控制开关,夜间状态下保持为开启状态,本方式下,激光器工作时间长,系统功耗大,寿命损耗快。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无人值守的低功耗多光谱夜视报警系统,不需工作人员时刻值守,且功耗低。
为了解决所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无人值守的低功耗多光谱夜视报警系统,包括激光夜视仪和红外热像仪,激光夜视仪包括夜视仪主控模块、激光照明系统、激光器供电模块,可见光成像系统和夜视仪云台,红外热像仪的数量为一台或多台,用于对监控区域内闯入的目标进行报警并将报警信息传递给夜视仪主控模块,夜视仪主控模块根据报警红外热像仪的基准位置和报警信息中的报警目标位置信息计算云台的偏移量和可见光镜头的变倍倍数,然后夜视仪主控模块将云台偏移量发送给夜视仪云台,将可见光镜头的变倍倍数发送给可见光成像系统,夜视仪云台根据夜视仪主控模块提供的偏移量转动至报警目标位置,可见光成像系统按照变倍倍数将报警目标放大,从而使报警目标居中、放大显示,然后将报警目标位置信息及成像视频发送至后台;激光器供电模块综合光敏电阻的电阻值、云台运动状态信息、红外热像仪报警状态信息决定是否为激光照明系统供电。
进一步的,夜视仪主控模块根据报警红外热像仪的基准位置和报警目标的位置信息计算云台的偏移量的过程为:设红外热量仪左上角坐标为Top(x,y)=Top(0,0),右下角坐标为Bot(x,y)=Bot(xmax,ymax),则其视场中心坐标为Mid(x,y)=Mid(xmax/2,ymax/2),视场中心坐标就是夜视仪主控模块保存的红外热像仪的基准位置;当红外热像仪对闯入目标报警时,热像仪根据闯入目标尺寸,自动计算并提供闯入目标区域的坐标值分别为:左上角为A(x1,y1),右下角B(x2,y2),则闯入目标区域中心点的坐标为O(x0,y0),其中x0=(x1+x2)/2,y0=(y1+y2)/2,则闯入目标区域中心点坐标与红外热像仪视场中心坐标在x、y两个方向上的偏移量为△x= xmax -x0和△y= ymax -y0,再结合红外热像仪视场角信息,夜视仪主控模块即可计算出闯入目标中心点在水平和俯仰两个方向上相对于基准位置的偏移量,即得到该高温报警目标的云台角度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神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神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1334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