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无人机航拍的岩溶峰林地貌参数测量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13713.5 | 申请日: | 2019-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894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发明(设计)人: | 沈利娜;吕勇;程洋;陈伟海;张远海;史文强;唐全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C11/04 | 分类号: | G01C11/04;G06T17/05;G05D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睿智保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32 | 代理人: | 周新楣 |
地址: | 541000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无人机 航拍 岩溶 峰林 地貌 参数 测量方法 | ||
1.一种基于无人机航拍的岩溶峰林地貌参数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0、航拍区域确定:图上作业,通过卫星影像解译岩溶峰林地貌,确定岩溶峰林地貌测量范围;对岩溶峰林地貌测量范围进行实地勘察,确定航拍区域;
S20、适航条件分析:对所述航拍区域进行气候地形条件分析,规划峰林地貌航线,确定无人机适航状态;
S30、无人机航拍:控制中心传输飞行指令,无人机起飞;控制中心实时监控无人机飞行状态及航拍摄像情况;断点续航,航拍结束,无人机返航降落;
S40、采集图像检查:将航拍采集图像进行传输,并检查图像质量;
S50、图像处理:将采集图像通过空三计算软件进行处理,生成数字正射影像和数字表面模型;在数字正射影像和数字表面模型基础上建立三维地貌模型;
S60、模型切割:对所述三维地貌模型进行分析,切割典型的岩溶峰林地貌模型;
S70、峰林地貌提取:对切割的岩溶峰林地貌进行分析,识别并提取峰林单体;
S80、峰林地貌参数测量:通过测量软件,在室内对岩溶峰林的单体数量、单体长轴、短轴、高度、平面形态、体积等系列参数进行测量和分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岩溶峰林地貌参数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参数包括峰林地貌的峰林单体数量、单个峰林长轴长度和走向、短轴长度和走向、平面形态、高度、体积、陡坡坡度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岩溶峰林地貌参数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卫星影像的峰林地貌解译,针对峰林地貌特点,进行的特殊航线规划,无人机航拍的摄影方式为倾斜摄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未经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1371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户信息匹配处理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病历数据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