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定位目标物体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13797.2 | 申请日: | 2019-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914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发明(设计)人: | 吴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T7/73 | 分类号: | G06T7/73;G06T7/13;G06T7/50 |
代理公司: | 北京恒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28 | 代理人: | 张晓芳 |
地址: | 518055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定位 目标 物体 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 介质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定位目标物体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其中,本申请中,在获取基于TOF成像技术生成的由第一灯杆针对目标区域拍摄的第一深度图像之后,可以解析第一深度图像,并检测第一深度图像中是否包含目标物体,再当确定第一深度图像中包含目标物体时,获取目标物体在目标区域的位置信息。通过应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可以由设置在路面上的灯杆针对特定区域拍摄TOF成像技术的深度图像。并根据该深度图像确定是否包含待检测的物体以及对应的位置信息。这也避免了相关技术中存在的,仅能拍摄二维图像所带来的不能定位物体方位的弊端。
技术领域
本申请中涉及图像处理技术,尤其是一种定位目标物体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背景技术
由于通信时代和社会的兴起,智能设备已经随着通信技术的崛起而不断被更多的人们所应用。例如,利用智能设备进行特定区域的监控可以极大的减少人工巡逻的时间。
进一步的,对于传统监控方案中,只能将图像传回监控室,由人工来查看图像分析,找到相关目标后,再由人工判断目标物的距离,最终形成决策。另外,有加入人像,车牌识别等初步和智能识别后,也只能在画面中标识出当前目标物,提示用户已发现目标,无法自动识别目标物当前准确的位置。后续的处理都需要由用户进行决策。
因此,如何利用智能设备准确的定位到目标物体,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定位目标物体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其中,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的一种定位目标物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基于TOF成像技术生成的第一深度图像,所述第一深度图像为第一灯杆针对目标区域拍摄的图像;
解析所述第一深度图像,检测所述第一深度图像中是否包含目标物体;
当确定所述第一深度图像中包含所述目标物体时,获取所述目标物体在所述目标区域的位置信息。
可选地,在基于本申请上述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获取基于TOF成像技术生成的第一深度图像,包括:
向所述目标区域的预设范围内投射TOF光源,所述TOF光源为基于红外探测技术生产的光源;
记录投射所述投射TOF光源的第一时刻;
当获取到返回光源时,记录获取所述返回光源的第二时刻,所述返回光源为基于所述TOF光源生成的光源;
根据所述第一时刻以及所述第二时刻,生成所述第一深度图像。
可选地,在基于本申请上述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时刻以及所述第二时刻,生成所述第一深度图像,包括:
解析所述第一时刻以及所述第二时刻,获取所述TOF光源中各投射点的传输时间;
基于所述TOF光源中各投射点的传输时间,确定所述TOF光源中各投射点的距离信息;
根据所述TOF光源中各投射点的距离信息,生成所述第一深度图像。
可选地,在基于本申请上述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解析所述第一深度图像,检测所述第一深度图像中是否包含目标物体,包括:
获取所述目标物体的3D轮廓,所述3D轮廓对应于所述目标物体的类别;
解析所述第一深度图像,得到所述第一深度图像中各物体的3D轮廓;
基于所述目标物体的3D轮廓与所述第一深度图像中各物体的3D轮廓的匹配关系,检测第一深度图像中是否包含所述目标物体。
可选地,在基于本申请上述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检测第一深度图像中是否包含所述目标物体,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1379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政策信息推送方法和系统
- 下一篇:一种磨削效率高的玻璃加工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