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重构计算结构及计算处理阵列的路由寻址方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20379.6 | 申请日: | 2019-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586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发明(设计)人: | 刘勤让;沈剑良;陶常勇;吕平;陈艇;李沛杰;刘冬培;赵博;张丽;张文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天津市滨海新区信息技术创新中心 |
主分类号: | G06F7/57 | 分类号: | G06F7/57;G06F7/544;H04L45/74 |
代理公司: | 郑州大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1111 | 代理人: | 张立强 |
地址: | 4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重构 计算 结构 处理 阵列 路由 寻址 方法 装置 | ||
1.一种可重构计算结构,包括控制器模块和可重构计算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重构计算模块包括至少一个乘累加计算处理阵列,所述乘累加计算处理阵列包括若干个ram单元和若干个算式生成器,算式生成器的数量大于ram单元的数量;
所述ram单元,用于存储待计算数据或计算结果;所述ram单元由四个ram块拼接而成,且每个ram单元均对应有用于完成乘累加运算的计算算粒;
所述算式生成器,用于对待计算数据进行寻址和访问;所述算式生成器包括四个接口,每个算式生成器通过接口与周边的ram单元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重构计算结构,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所述乘累加计算处理阵列形成网状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重构计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乘累加计算处理阵列中,位于边缘处的算式生成器的空闲接口用于扩展和/或与接口控制器模块连接。
4.一种可重构计算中乘累加计算处理阵列的路由寻址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1:预先对乘累加计算处理阵列中的数据按照预设编址格式进行编址,所述预设编址格式为:i.j.p.ofst格式,i表示数据所在的ram单元在乘累加计算处理阵列中的行号,j表示数据所在的ram单元在乘累加计算处理阵列中的列号,p表示数据所在的ram块在ram单元中的序号,ofst表示数据在ram块中的偏移地址;
步骤2:对每个ram单元或算式生成器的四个通道进行设置:设定每个ram单元或算式生成器的四个通道分别为左上方通路、右上方通路、左下方通路、右下方通路;
步骤3:每个ram单元或算式生成器接收读写访问请求,获取发起所述访问请求的源的位置信息i_s.j_s.p_s.ofst_s和待访问的目标数据的位置信息i_d.j_d.p_d.ofst_d;
步骤4:每个ram单元或算式生成器根据其自身的位置信息i_c.j_c和目标数据的位置信息i_d.j_d.p_d.ofst_d确定是否将所述访问请求转发至其他ram单元或算式生成器;具体包括:若i_d与i_c相等,则表示目标数据存储在当前的ram单元,无需转发;若j_d与j_c不相等,则表示需要将所述访问请求转发至其他ram单元或算式生成器;
步骤5:若需要转发,每个ram单元或算式生成器根据源的位置信息i_s.j_s.p_s.ofst_s和目标数据的位置信息i_d.j_d.p_d.ofst_d确定转发通道;具体包括:步骤5.1:判断不等式i_di_c是否成立:若成立,则判断结果记为1;否则为0;判断不等式j_dj_c是否成立:若成立,则判断结果记为1;否则为0;
步骤5.2:将两个不等式的判断结果按照先后顺序进行组合,得到组合值;
步骤5.3:根据组合值确定转发通道,具体为:00表示所述访问请求从左上方通路转发出去;01表示所述访问请求从右上方通路转发出去;10表示所述访问请求从左下方通路转发出去;11表示所述访问请求从右下方通路转发出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任务分配时优先将相关的数据就近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天津市滨海新区信息技术创新中心,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天津市滨海新区信息技术创新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2037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