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FSO2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1224210.8 申请日: 2019-12-04
公开(公告)号: CN112898340A 公开(公告)日: 2021-06-04
发明(设计)人: 梁玉飞;董佳家 申请(专利权)人: 上海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主分类号: C07F9/40 分类号: C07F9/40;C07D401/12;C07D417/14;C07D405/14;C07C253/30;C07C255/50;C07C17/26;C07C25/24;C07C41/30;C07C43/225;C07C22/08;C07C1/207;C07C15/48;C07
代理公司: 上海弼兴律师事务所 31283 代理人: 薛琦;张玉莹
地址: 200444***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fso base sub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FSO2N3在制备重氮试剂中的应用。本发明的应用包括如下步骤:在碱的存在下,将FSO2N3与如式2所示的丙酮基磷酸二甲酯进行如下所示的反应,得到Bestmann‑Ohira和/或Seyferth‑Gilbert试剂即可。本发明的应用,半小时内可以高产率地得到Seyferth‑Gilbert试剂和/或者Bestmann‑Ohira试剂,而且反应生成的两种混合试剂无需分离,一锅法直接应用于末端炔类化合物的合成。和/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FSO2N3在制备重氮试剂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Bestmann-Ohira试剂,(1-重氮基-2-氧代丙基)膦酸二甲酯[1],是一种实用、耐贮存的商品化的试剂。该试剂可以在温和的碱性条件下,促进醛类与相应的末端炔烃的同系化,并且它还可以与偶极性物质进行1,3-偶极环加成反应,生成膦酰基含氮杂环化合物。

该试剂的发展始于20世纪70年代早期,在1969,Regitz和Anschütz[2]报道了一种P-(重氮甲基)磷酸二乙酯的制备,该方法以(甲酰基甲基)磷酸二乙酯为原料,通过乙醇钾生成烯醇式,再与对甲苯磺酰叠氮反应得到,然而该制备方法缺乏实用性。1970年,Seyferth和Marmor以N-羟甲基邻苯二甲酰亚胺为原料,经过溴化、Michaelis-Arbuzov膦酸酯化、脱邻苯二甲酰化、以及重氮化四个步骤得到P-(重氮甲基)磷酸二甲酯,产率为46%。1977年,Colvin等人报道了P-(重氮甲基)磷酸二甲酯可以将芳香族羰基化合物转化成相应的同系炔类化合物。后来,Gilbert和Weerasooriya受Colvin等人的启发下,详细地研究了P-(重氮甲基)磷酸二甲酯将羰基化合物转化成相应的同系炔类化合物的反应机制和反应性,并将底物适用性拓展到芳香族、脂肪类羰基化合物的转化。因为该方法在合成末端炔类化合物的普适性,该方法被统一命名为Seyferth-Gilbert同质化增碳反应。此后,P-(重氮甲基)磷酸二甲酯被称为Seyferth-Gilbert试剂。但该试剂的主要缺点是:1)不易制备,合成需要四步反应;2)稳定性差;3)反应需要强碱,因此也限制了其应用。

1984年,Vandewalle及其同事报道了一种高效简便制备(1-重氮基-2-氧代丙基)膦酸二甲酯的方法。他们以丙酮基磷酸二甲酯为原料,钠氢作碱,在THF/苯溶液中,对甲苯磺酰叠氮为重氮转移试剂,反应以80%的产率得到(1-重氮基-2-氧代丙基)膦酸二甲酯。1989年,Ohira发现Seyferth-Gilbert试剂的阴离子可以由(1-重氮基-2-氧代丙基)膦酸二甲酯在轻度碱性条件下原位产生。几年后,Bestmann及其同事对(1-重氮基-2-氧代丙基)膦酸二甲酯作为取代Seyferth-Gilbert试剂在同质化增碳反应上进行研究。并提出进一步改进方案,在丙酮基磷酸二甲酯上原位生成该试剂,一锅法直接用于炔类化合物的合成,同样得到可观的应用。因为(1-重氮基-2-氧代丙基)膦酸二甲酯的实用性和储备稳定性,于是被称为Bestmann-Ohira试剂,也广泛销售于市场。2006年,Pietruszka和Witt报道以4-乙酰氨基苯磺酰叠氮作为重氮转移试剂,用于制备Bestmann-Ohira试剂,产率77%(40-50克规模)。2014年,Jepsen和Kristensen也报道一种以咪唑-1-磺酰基叠氮化物盐酸盐(ImSO2N3·HCl)为重氮转移试剂,原位制备Bestmann-Ohira试剂,一锅法直接应用到末端炔类化合物的制备。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未经上海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2421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