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外用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30857.1 | 申请日: | 2019-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151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发明(设计)人: | 罗旭;林崇良;鲍曦;柳献云;陈晓城;张纯武;陈必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K36/896 | 分类号: | A61K36/896;A61K36/889;A61P29/00;A61K35/646;A61K35/644;A61K35/55;A61K31/045 |
代理公司: | 北京恒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28 | 代理人: | 范胜祥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瓯***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活血化瘀 消肿 止痛 外用 中药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外用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组成:艾叶35-50份、血竭30-50份、麻黄45-55份、乳香30-40份、儿茶30-40份、没药30-40份、当归45-55份、蛇床子45-55份、制马钱子30-50份、制草乌30-50份、全蝎40-50份、冰片5-15份、人工麝香0.5-6份、麻油1500-2000份、蜂蜡300-80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外用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组成:艾叶35份、血竭50份、麻黄50份、乳香35份、儿茶35份、没药35份、当归50份、蛇床子50份、制马钱子35份、制草乌35份、全蝎50份、冰片15份、人工麝香0.5份、麻油2000份、蜂蜡60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外用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制成膏剂、膜剂、贴剂或凝胶剂。
4.一种如权利要求3所述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外用中药组合物膏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按以下重量份称取各中药为艾叶35-50份、血竭30-50份、麻黄45-55份、乳香30-40份、儿茶30-40份、没药30-40份、当归45-55份、蛇床子45-55份、制马钱子30-50份、制草乌30-50份、全蝎40-50份、冰片5-15份、人工麝香0.5-6份、麻油1500-2000份、蜂蜡300-800份;
加工炮制,使其符合相对应的质量标准;
步骤二:将艾叶、麻黄、当归、蛇床子、制草乌、全蝎加入麻油浸泡7天,然后不断搅拌并加热,使各个药物颜色金黄、质地酥脆,冷却过滤得到第一滤液;
步骤三:将血竭、儿茶、制马钱子混合打粉,过筛得到第一药粉备用;将制乳香、制没药冷冻后研磨成第二药粉,过筛备用;
步骤四:将第一滤液加热,加入第一药粉化尽,继续加入第二药粉,降温后过滤得到第二滤液;
步骤五:将第二滤液加热,加入人工麝香、冰片,待其融化,加入适量蜂蜡,搅拌均匀冷凝后得到活血化瘀、消肿止痛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外用中药组合物膏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所述加热温度为200℃至220℃,保持时间为20min至25min。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外用中药组合物膏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所述制乳香和所述制没药炮制方法为醋炙法。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外用中药组合物膏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所述第一药粉过筛目数为120目,所述第二药粉过筛目数为80目以上。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外用中药组合物膏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所述制乳香和制没药冷冻温度为零下20℃,冷冻时间为20min。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外用中药组合物膏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所述第一滤液加热温度为200℃至220℃。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外用中药组合物膏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五所述第二滤液加热温度为6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未经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3085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