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铸造黄铜拉丝门的铸造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31307.1 | 申请日: | 2019-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424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8 |
发明(设计)人: | 张金龙;徐林昌;陈秀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漳州市固嘉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B22D7/00;B22D11/00;C23F3/06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兴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38 | 代理人: | 王成红 |
地址: | 363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铸造 黄铜 拉丝 工艺 | ||
本发明属于铜门铸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效铸造黄铜拉丝门的铸造工艺。一种高效铸造黄铜拉丝门的铸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尺寸测量→铜板的铸造→铜板制作→铜门框架的制作→现场安装→玻璃安装→门扇的安装‑人工过检。本发明在铜板的铸造过程中直接从熔炼到铜坯一条线一次性完成铜坯的生产,节省了传统方法半连铸到加热热轧、挤压等工序,加速了铜门的生产效率;通过常用的设备对铜门进行生产,使得铜门能够快速生产,不需要多道重复工序,在生产线上能够保证铜门连续生产,从而打到了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在框架、铜门焊接过程中才有打磨机打磨、切边戳磨铜板的技术,以此,保证框架、铜门焊接的质量提高,使得铜门的生产质量提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铜门铸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效铸造黄铜拉丝门的铸造工艺。
背景技术
铜因其优良的色泽及耐蚀性能,广泛应用于高端装饰行业,铜门带是其典型用途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由物质生活逐渐转变为向精神生活追求,对建筑装饰、居家装饰等要求逐渐提升,使用铜板作为门外包材料,同时使用不同的铜板表面处理工艺,使铜门即具有优良的视觉效果,又显的高端大气。
目前的黄铜拉丝门在铸造、生产过程中,如铜板的铸造,常使用的是热轧法、水平连铸冷轧法,存在着效率慢、铸造成本高,从而造成铜门生产效率低下的缺点,而在黄铜拉丝门在生产过程中,要使用多种常规设备,工期较长,且效率低下,同时,在焊接、框架制作的质量较低,因此亟需研发一种能够提高铜门生产效率、提高铜门生产质量的高效铸造黄铜拉丝门的铸造工艺。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的黄铜拉丝门在铸造、生产过程中,如铜板的铸造,常使用的是热轧法、水平连铸冷轧法,存在着效率慢、铸造成本高,从而造成铜门生产效率低下的缺点,而在黄铜拉丝门在生产过程中,要使用多种常规设备,工期较长,且效率低下,同时,在焊接、框架制作的质量较低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提高铜门生产效率、提高铜门生产质量的高效铸造黄铜拉丝门的铸造工艺。
(二)技术方案
本发明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高效铸造黄铜拉丝门的铸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尺寸测量:测量现场实际尺寸,绘制设计图纸;
S2:铜板的铸造:首先选用废杂铜,阳极铜,阴极铜及其它合金材料进行熔炼和精炼,制得后道次铸造用铜水,接着将所述铜水连续铸造成铜铸锭,并使所述铜铸锭保持在所述连续铸造时产生的红热状态下,在线连续送入轧机中进行热轧,制成铜坯,后道次加工,将所述铜坯进行后道次压力加工,制成所需的铜板;
S3:铜板制作:首先选取铜板,选取后,再根据设计图纸设计尺寸,操作剪裁机对铜板进行剪裁,剪裁完毕后,操作折弯机对需要折弯的铜板进行折弯,接着,操作铜板自动拉丝机对铜板进行拉丝处理,拉丝完毕后,对铜板进行化学氧化,然后,对铜板进行清洗,并在室温条件下对铜板自然晾干,最后,对铜板喷涂保护层,喷涂完毕后,利用烘箱对铜板高温烘烤;
S4:铜门框架的制作:首先另选铜板材料,再根据设计图纸设计尺寸,操作切割机对铜板进行切割,接着,运用焊机对切割好的铜板进行焊接形成框架,然后,操作打磨机对框架进行打磨,最后,对框架进行防腐防锈处理,防腐防锈处理后,此时,切边戳磨铜板,处理完毕后,在用铜焊粘贴及覆盖节点;
S5:现场安装:根据现场实际尺寸,用方钢焊接框架,接口处采用满焊处理,外扣铜板型材焊接而成;
S6:玻璃安装:安装玻璃时玻璃与铜板接口处采用玻璃胶密封处理,玻璃与方钢接口处用专用防撞条垫底;
S7:门扇的安装:根据门框的位置,在地面上找出相应的位置固定地弹簧,然后安装铜门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漳州市固嘉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未经漳州市固嘉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3130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