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合金新材料加工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32357.1 | 申请日: | 2019-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359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黄伟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莆田市睿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D79/00 | 分类号: | B23D79/00;B23B31/00;B23Q1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1100 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合金 新材料 加工 设备 | ||
1.一种合金新材料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工作台(1)、控制箱(2)、放置台(3)、固定架(4)、切削具(5)、控制台(6)、切削刀(7),所述控制箱(2)安装在工作台(1)的内部,所述控制台(6)固定在工作台(1)的上端位置,所述固定架(4)与工作台(1)固定连接,所述放置台(3)的左右两侧设有固定架(4),所述切削具(5)固定在固定架(4)的下端位置,所述切削刀(7)嵌套固定在切削具(5)上,所述切削具(5)组成有主安装轴(51)、轴承座(52)、副安装轴(53),所述副安装轴(53)通过轴承座(52)与主安装轴(51)相连接;
所述副安装轴(53)设有小孔(31)、安装螺纹孔(32)、内隔板(33)、导油件(34),所述小孔(31)位于副安装轴(53)的外壁,所述安装螺纹孔(32)设置于副安装轴(53)的底部位置,所述内隔板(33)与导油件(34)固定在副安装轴(53)的内部位置,所述内隔板(33)位于导油件(34)左右两侧进行固定,所述导油件(34)与小孔(31)位置相对应,所述切削刀(7)与安装螺纹孔(32)进行螺纹连接;
所述导油件(34)由Y型空杆(34a)与导油口(34b)组成,所述导油口(34b)位于Y型空杆(34a)分口两端,所述内隔板(33)将导油口(34b)固定卡合,所述导油口(34b)与小孔(31)位置相对应;
所述切削刀(7)包括堵塞件(71)、刀体(72)、连接轴(73)、压轴(74)、密封块(75)、出油孔(76),所述堵塞件(71)通过连接轴(73)与压轴(74)相连接,所述密封块(75)位于压轴(74)的末端位置,所述堵塞件(71)与连接轴(73)位于刀体(72)的内部,并与刀体(72)的内壁之间存有缝隙,所述出油孔(76)通过密封块(75)密封,所述刀体(72)靠近于堵塞件(71)的一端设有配合安装螺纹孔(32)的纹理;
所述堵塞件(71)封闭于Y型空杆(34a)的一端为V形状;
所述压轴(74)为弹簧轴设计,利用弹簧的复位原理能够有效实现密封块(75)的活动开合;切削油通过副安装轴(53)处设有的小孔(31)以及导油件(34)引流至切削刀(7)内部,堵塞件(71)在无油液时呈闭合状态,当有油液从Y型空杆(34a)进入时,堵塞件(71)被打开,从而两侧被封闭的出油缝隙被打开,堵塞件(71)推动连接轴(73)以及压轴(74)所连接的密封块(75),将出油孔(76)打开,使切削油从出油孔(76)排出,因出油孔(76)设在切削刀(7)靠近尖端的位置处,使尖端处油液供应充足不会产生机械磨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合金新材料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油孔(76)设有两个以上且分别均匀设置在切削刀(7)尖端处的周围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合金新材料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孔(31)设有两个以上,且呈圆周均匀环绕。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合金新材料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刀体(72)末端呈锥形尖端状且在锥形状处设有两个所述出油孔(7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莆田市睿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莆田市睿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3235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切换插头
- 下一篇:一种PE薄膜加工用吹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