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隧道用密封止水带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32966.7 | 申请日: | 2019-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394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31 |
发明(设计)人: | 温雨;任静;朱守宇;刘小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力威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38 | 分类号: | E21D11/38;C08G18/63;C08K7/28;C08K7/14;C08G101/00 |
代理公司: | 青岛申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43 | 代理人: | 蒋遥明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隧道 密封 止水带 | ||
1.一种隧道用密封止水带,包括止水带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水带本体由聚氨酯发泡材料自发泡成型,所述止水带本体中均匀分布有空心玻璃微珠以及连续增韧纤维;所述止水带包括有如下质量份数的材料:所述聚氨酯发泡材料30-50份,所述空心玻璃微珠5-25份,以及所述连续增韧纤维35-5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用密封止水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水带包括有如下质量份数的材料:所述聚氨酯发泡材料40份,所述空心玻璃微珠15份,以及所述连续增韧纤维45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隧道用密封止水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氨酯发泡材料由接枝聚醚多元醇以及异氰酸酯混合而成,所述接枝聚醚多元醇以及所述异氰酸酯的质量份数比为100±5:100±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隧道用密封止水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玻璃微珠的粒径为10-60微米、壁厚1-2微米。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隧道用密封止水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续增韧纤维为玻璃纤维,所述玻璃纤维的线密度为4800tex。
6.一种权利要求1至5所述的隧道用密封止水带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空心玻璃微珠添加至聚氨酯发泡基料中混合均匀,然后添加用于聚氨酯发泡的剩余材料,混合均匀形成混合料一;
步骤二:将连续增韧纤维浸润至混合料一中;
步骤三:牵引连续增韧纤维至发泡模具中进行发泡成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一中,首先将空心玻璃微珠添加至接枝聚醚多元醇中混合均匀,然后将混有空心玻璃微珠的接枝聚醚多元醇与异氰酸酯混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泡模具与所述连续增韧纤维同步运动,直至发泡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力威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力威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3296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