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通道神经导管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38065.9 | 申请日: | 2019-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358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2 |
发明(设计)人: | 赵晓丽;王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61L27/40 | 分类号: | A61L27/40;A61L27/18;A61L27/38;D01D5/00;D01F6/84;D04H1/728;D04H1/76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熊永强;陈聪 |
地址: | 518055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道 神经 导管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通道神经导管的制备方法,包括:对形状记忆材料的纺丝溶液进行静电纺丝,得到无规则纤维层和取向纤维层依次叠加的双层纤维膜;将双层纤维膜裁剪成长条,并收卷在玻璃棒上,使取向纤维层与玻璃棒接触,然后对其高温处理以赋予管状形状;之后于室温下展平,使其保持平面膜形状;先将平面膜形状的小尺寸双层纤维膜置于形变响应温度下,使其变成小直径导管;再在平面膜形状的大尺寸双层纤维膜放置多个小直径导管,置于形变响应温度下变成大直径导管,得到多通道神经导管。该制备方法工艺简单,利用形状记忆材料的形状记忆实现三维多通道导管的快速自成型,且其结构完整性好。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多通道神经导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用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通道神经导管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周围神经长距离缺损的修复是现代临床医学面临的一大难题。周围神经损伤常引起支配区域的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致残率较高,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给个人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组织工程化神经导管为周围神经再生提供了新的手段。利用神经导管替代自体或异体神经移植来修复神经缺损得到广泛的关注。近年来,各种具有复杂内部结构的神经导管相继被报道,其中多通道神经导管在结构上更能仿生天然神经,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关注。
目前,多通道神经导管的制备方法主要是利用模具将细铁丝插入实心神经导管内部,然后待神经导管成型后将细铁丝除去,最终得到多通道结构的神经导管。然而,该制备方法较繁琐,模具的去除过程往往会造成导管结构的损坏,神经导管的管径相对较小,不适用于直径相对较粗的神经缺损的修复。
因此,开发简单高效的方法来快速构建多通道神经导管以修复周围粗神经的长距离缺损是非常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通道神经导管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工艺简单,利用形状记忆材料借助静电纺丝技术构建双层纤维膜,通过其形状记忆实现三维导管的快速自成型,多通道导管的成型过程不会因为模具的去除而结构破坏,且所得导管内壁为取向排列的纤维,为神经再生提供取向引导。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通道神经导管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形状记忆材料溶于溶剂,得到纺丝溶液;对所述纺丝溶液进行静电纺丝,控制静电纺丝接收装置的旋转速度,得到无规则纤维层和取向纤维层依次叠加的双层纤维膜;
将所述双层纤维膜裁剪成一定尺寸的长条,并收卷在玻璃棒上,使所述取向纤维层与所述玻璃棒接触,且所述玻璃棒的轴向方向和所述取向纤维层的纤维取向方向一致,然后对其进行高温处理以赋予初始管状形状;将所述高温处理后的双层纤维膜取下,于室温下展平,使其保持平面膜形状;
将所述保持平面膜形状的小尺寸双层纤维膜置于形变响应温度下,使其恢复成初始管状形状,得到小直径导管;
将多个所述小直径导管平行放置在所述保持平面膜形状的大尺寸双层纤维膜上,置于形变响应温度下,使所述平面膜形状的大尺寸双层纤维膜恢复成大直径导管,得到多通道神经导管;其中,所述大直径导管包裹多个小直径导管其中,所述纺丝溶液中,所述形状记忆材料的质量浓度为10-15%。
其中,所述形状记忆材料的特性黏度为1-2dL/g。
其中,所述形状记忆材料为聚乳酸-聚碳酸酯共聚物(PLATMC)、聚右旋乳酸-聚碳酸酯共聚物(PDLLATMC)、形状记忆聚氨酯(SMPU)和聚乳酸-聚己内酯共聚物(PLLA-CL)中的一种或多种,但不限于此。
在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形状记忆材料为PLATMC,其中,所述聚乳酸(PLA)和聚碳酸酯(TMC)的共聚比为60:40至80:20。所述PLATMC的特性黏度为1-2dL/g。
在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形状记忆材料为共聚比为PDLLATMC,聚右旋乳酸-聚碳酸酯的共聚比为80: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未经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3806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单旋双轴绿肥作物混播播种机
- 下一篇:一种高等级雷电防护电路及设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