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抑制单粒子瞬态的层叠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39245.9 | 申请日: | 2019-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952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8 |
发明(设计)人: | 耿鹏飞;宁冰旭;徐灵炎;沈鸣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复旦微电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K19/003 | 分类号: | H03K19/003 |
代理公司: | 中国和平利用军工技术协会专利中心 11215 | 代理人: | 刘光德;彭霜 |
地址: | 200438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抑制 粒子 瞬态 层叠 结构 | ||
1.一种抑制单粒子瞬态的层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层叠结构包括第一PMOS管、第二PMOS管、第一NMOS管和第二NMOS管;
所述第一PMOS管和第一NMOS管的栅端与第一连接点连接;
所述第二PMOS管和第二NMOS管的栅端与第二连接点连接;
所述第二PMOS管的漏端与所述第一NMOS管的漏端相连;
所述第一PMOS管的源端与直流电源连接;所述第一PMOS管的漏端与所述第二PMOS管的源端相连;所述第一NMOS管的源端与所述第二NMOS管的漏端相连;所述第二NMOS管的源端接地;
所述第一PMOS管和第二PMOS管的第一背栅接在一起后与直流电源连接;所述第一NMOS管和第二NMOS管的第二背栅接在一起后接地;
所述层叠结构还包括第三PMOS管、第四PMOS管、第三NMOS管和第四NMOS管;
所述第三PMOS管的栅端与所述第一连接点连接;所述第四NMOS管的栅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点连接;
所述第三NMOS管的栅端和第四PMOS管的源端与所述第一PMOS管的漏端和第二PMOS管的源端接在一起;所述第三NMOS管的源端和第四PMOS管的栅端与所述第一NMOS管的源端和第二NMOS管的漏端接在一起;
所述第三PMOS管的源端与直流电源连接;所述第三PMOS管的漏端与第三NMOS管的漏端连接;所述第四PMOS管的漏端与所述第四NMOS管的漏端连接;所述第四NMOS管的源端接地;
所述第三PMOS管和第四PMOS管的第一背栅与所述第一PMOS管和第二PMOS管的第一背栅接在一起后与直流电源连接;所述第三NMOS管和第四NMOS管的第二背栅与所述第一NMOS管和第二NMOS管的第二背栅接在一起后接地。
2.一种抑制单粒子瞬态的层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层叠结构包括第一PMOS管、第二PMOS管、第一NMOS管和第二NMOS管;
所述第一PMOS管和第一NMOS管的栅端与第一连接点连接;
所述第二PMOS管和第二NMOS管的栅端与第二连接点连接;
所述第二PMOS管的漏端与所述第一NMOS管的漏端相连;
所述第一PMOS管的源端与直流电源连接;所述第一PMOS管的漏端与所述第二PMOS管的源端相连;所述第一NMOS管的源端与所述第二NMOS管的漏端相连;所述第二NMOS管的源端接地;
所述第一PMOS管和第二PMOS管的第一背栅接在一起后与直流电源连接;所述第一NMOS管和第二NMOS管的第二背栅接在一起后接地;
所述层叠结构还包括第三PMOS管、第四PMOS管、第三NMOS管和第四NMOS管;
所述第四NMOS管的栅端与所述第一连接点连接;所述第三PMOS管的栅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点连接;
所述第三NMOS管的栅端和第四PMOS管的源端与所述第一PMOS管的漏端和第二PMOS管的源端接在一起;所述第三NMOS管的源端和第四PMOS管的栅端与所述第一NMOS管的源端和第二NMOS管的漏端接在一起;
所述第三PMOS管的源端与直流电源连接;所述第三PMOS管的漏端与第三NMOS管的漏端连接;所述第四PMOS管的漏端与所述第四NMOS管的漏端连接;所述第四NMOS管的源端接地;
所述第三PMOS管和第四PMOS管的第一背栅与所述第一PMOS管和第二PMOS管的第一背栅接在一起后与直流电源连接;所述第三NMOS管和第四NMOS管的第二背栅与所述第一NMOS管和第二NMOS管的第二背栅接在一起后接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复旦微电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复旦微电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3924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双协同线性流形的药物关联预测方法
- 下一篇:一种四川牛油火锅底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