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电能驱动的反重力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39558.4 | 申请日: | 2019-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226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苏国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国进 |
主分类号: | F16H49/00 | 分类号: | F16H4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戴秀秀 |
地址: | 543204 广西壮族自治***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电能 驱动 重力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电能驱动的反重力装置,包括可控电机、传动箱和机壳,传动箱设置在机壳的内部,传动箱的内部设置有反重力机构,反重力结构包括动力输入轴、动力输入齿轮、传动齿轮盘、受动力齿轮盘、动力输出齿轮、动力输出轴、输出转力棒和重力球,动力输出轴、输出转力棒设置在重力球和动力输出齿轮之间,动力输出轴和输出转力棒的连接处设置有连接件,输入轴的端部设置有固力轴承,可控电机的下方设置有纵向方向伺服机构和横向方向伺服机构。本发明通过反重力力矩,用来推动机器悬浮和前进或后退,通过其他转向辅助机构还可以向任何的方向移动,通过电能驱动实现反重力装置的反重力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反重力装置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利用电能驱动的反重力装置。
背景技术
现各种行业需要移动的机器,只有通过轮移、压缩物体或者向外高速喷射气流的方式来产生一种反向作用力,从而对机器进行移动;但随着时代的进步,此类的方式,已经逐渐满足不了社会对科技的需求。
从过去的时光来看,像飞机类的机器,通过螺旋桨或者喷流的方式获得前进的动力,它的能量利用率比较低,而且只能在大气层内活动,靠空气才能支撑进行飞行,限制了行业向更高层次的空间的发展,当然,按照现有的技术也可以用火箭发动机把机器运到太空,但这个能量利用率就更低了;即使能把机器运到太空,也很难有足够容易采集的能量给他继续飞行或者返回;传统技术中,能够在真空中直接转化为动力,离子推进器除外,但离子推进器产生的推力过小,而且技术含量过高,性价比过低。
因此,一种性能优良、利用电能驱动的反重力装置成为整个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向更高层次空间飞行技术不足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利用电能驱动的反重力装置,包括可控电机、传动箱和机壳,所述传动箱设置在机壳的内部,所述传动箱的内部设置有反重力机构,所述反重力结构包括动力输入轴、动力输入齿轮、传动齿轮盘、受动力齿轮盘、动力输出齿轮、动力输出轴、输出转力棒和重力球,所述动力输出轴、输出转力棒设置在重力球和动力输出齿轮之间,所述动力输出轴和输出转力棒的连接处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输入轴的端部设置有固力轴承,所述可控电机的下方设置有纵向方向伺服机构和横向方向伺服机构,所述纵向方向伺服机构和横向方向伺服机构设置在外围机壳地面之上,所述横向方向伺服机构设置在纵向方向伺服结构的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输出转力棒连接设置在重力球上,所述动力输出轴连接设置在动力输出齿轮上。
进一步地,所述动力输入齿轮与传动箱外围两组动力输出齿轮之间啮合,并通过受动力齿轮连接传动箱,用于控制住齿轮盘的同步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动力输入轴通过传动箱内部几组动力输入齿轮将动力与输出齿轮、输出轴等机构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动力输出轴、输出转力棒通过连接件实现力矩方向位置的调节。
进一步地,所述动力输入轴通过动力输入齿轮连接在传动齿轮盘上,固定在机壳上。
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本发明通过反重力力矩,用来推动机器悬浮和前进或后退,通过其他转向辅助机构还可以向任何的方向移动,通过电能驱动实现反重力装置;在封闭空间内向外做功,而且,本实用不会对环境造成巨大的污染,外形和大小可以根据各种机型的大小和数量要求调整,但是内部的结构原理不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利用电能驱动的反重力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反重力机构内部运动展示图;
图3是合力大小方向展示图;
图4是六轴动力输出轴轴向视觉位置安装展示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国进,未经苏国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3955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