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防扬尘高效的旋风分离器及其设计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40662.5 | 申请日: | 2019-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603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06 |
发明(设计)人: | 轩红钟;张宗见;李志强;周金波;张提提;王斌;宗青松;孔取和;胡青松;徐学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海螺建材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04C5/04 | 分类号: | B04C5/04;B04C5/081;B04C5/08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李志起 |
地址: | 241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扬尘 高效 旋风 分离器 及其 设计 方法 | ||
1.一种新型防扬尘高效的旋风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部中空形成外壳内腔;所述外壳上端设有壳体上盖;所述外壳上端连接有入风管道;所述壳体上盖上设有出风管道;所述入风管道以及出风管道与外壳内腔相连通;所述入风管道截面为多边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防扬尘高效的旋风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入风管道包括管道本体,在管道本体内部设有进风通道,所述管道本体整体结构呈五棱柱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防扬尘高效的旋风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本体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第四侧板以及第五倾斜板;所述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第四侧板以及第五倾斜板依次相连接;所述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第四侧板以及第五倾斜板组成一个内部具有通道的管体结构;所述第五倾斜板一端与第四侧板远离第三侧板的一端相连接,另一端与第一侧板远离第二侧板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五倾斜板处于管道本体远离外壳的一侧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防扬尘高效的旋风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与第三侧板平行设置;第二侧板与第四侧板平行设置;所述第一侧板垂直于第二侧板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防扬尘高效的旋风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本体高度与宽度的尺寸比例为2:1。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防扬尘高效的旋风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管道延伸至外壳内腔内部;所述出风管道处于外壳内腔的长度与管道本体的高度比例为1.1:1。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防扬尘高效的旋风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入风管道靠近外壳内腔一侧距离出风管道的最短距离大于200mm。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防扬尘高效的旋风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圆柱型结构的柱形壳体和锥台型结构的倒锥台型壳体;所述柱形壳体处于倒锥台型壳体上方;所述柱形壳体与倒锥台型壳体开口较大的一端相连接;所述倒锥台型壳体下端连接有用于存储的膨胀仓;所述膨胀仓包括呈圆锥形的仓体;所述仓体上端设有用于与倒锥台型壳体相连接的连接套孔;所述仓体通过连接套孔套接在倒锥台型壳体的下端;所述仓体下端设有出料口。
9.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新型防扬尘高效的旋风分离器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确定旋风分离器的整体图样;
(2)在步骤(1)完成后,确定壳体的直径和半径、出风管道的直径和半径;并根据设计要求确定入风管道高度和宽度的尺寸;
(3)步骤(2)完成后,根据入风管道的高度,确定出风管道深入壳体内腔的长度;
(4)步骤(3)完成后,计算出自然旋风长的尺寸;
(5)步骤(4)完成后,确定膨胀仓下端出口距离出风管道下端面的距离;
(6)至此,涉及旋风分离器分离效率的主要尺寸设计完毕,其余尺寸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实际选择。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新型防扬尘高效的旋风分离器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要求膨胀仓下端出口距离出风管道下端面的距离大于自然旋风长的长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海螺建材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安徽海螺建材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4066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缆低温拉伸试验方法
- 下一篇:一种地连墙设计厚度的计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