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圆棒料加热扭转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43207.0 | 申请日: | 2019-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497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8 |
发明(设计)人: | 赵天林;赵玉山;高景成;罗忠德;吕建;王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天宝利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26 | 分类号: | G01N3/26;G01N3/02;G01N3/04 |
代理公司: | 南京创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58 | 代理人: | 陈雅洁 |
地址: | 21200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圆棒料 加热 扭转 系统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圆棒料加热扭转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平台(1),在所述工作平台(1)上设置有推料机构(2)、棒料缓存平台(3)、棒料加热机构(4)、机械抓取装置(8)、以及棒料扭转机构;依次实现圆棒料的推料、送料、加热、抓取、扭转等步骤,单位时间对圆棒料的扭转完成量远大于人工作业,工作效率高,同时避免因人工疲劳作业导致的过错而产生的次品率,出错率低,同时通过机械装置及检测装置有效实现加热效果,保证扭转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棒料扭转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圆棒料加热扭转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对圆棒料的扭转测试等工作往往需要上料、送料、加热、扭转、检测、卸料等多种工序,而对于圆棒料的扭转测试往往需要根据圆棒料的不同长度和外径尺寸做出调节,且同时还要考虑到机械抓取装置和中间传送装置的及时冷却问题,因而亟需提供一种能够全面实现自动化操作的圆棒料加热扭转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圆棒料加热扭转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圆棒料加热扭转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平台,在所述工作平台上设置有推料机构、棒料缓存平台、棒料加热机构、机械抓取装置、以及棒料扭转机构;其中所述推料机构设置于所述工作平台的一侧中间位置,所述棒料缓存平台、棒料加热机构设置于所述工作平台上更靠前侧的位置,在所述棒料加热机构中设置有用于对圆棒料进行加热的加热感应环,在所述棒料加热机构的右侧还设置有温度感应装置,在所述温度感应装置的后方设置有机械抓取装置,在所述机械抓取装置的后方设置有棒料扭转机构,所述棒料扭转机构在左右方向上呈一直线排布,且所述棒料扭转机构包括位于左侧的夹持位置调节机构、位于夹持位置调节机构右侧的2个夹持装置,所述圆棒料被夹持在2个所述夹持装置之间以实现扭转,在所述夹持装置的右侧设置有扭矩传感装置,在所述扭矩传感装置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轴承箱和第一轴承箱,在所述第一轴承箱的右侧连接有伺服电机。
进一步地,在所述棒料加热机构中仅设有一列加热感应环,且所述加热感应环设置于所述棒料加热机构内部更靠近后方的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棒料加热机构的加热感应环的孔径能够更换调节。
进一步地,在所述加热感应环的下方设置有滑轨机构,所述滑轨机构内部设置有滑轨冷却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温度感应装置朝向所述加热感应环的出口位置。
进一步地,在所述棒料加热机构的加热感应环的右侧还对应设置有圆棒料暂存支架,经所述棒料加热机构的加热感应环加热后的圆棒料先被所述滑轨机构推送至圆棒料暂存支架上,再由机械抓取装置抓取。
进一步地,所述夹持位置调节机构能够在左右方向上调节2个所述夹持装置之间的间距。
进一步地,所述机械抓取装置的下方还设置有机械冷却平台,所述机械抓取装置抓取加热后的圆棒料并送至棒料扭转机构后,所述机械抓取装置的机械爪需先进入机械冷却平台中对机械爪进行冷却。
进一步地,在所述夹持装置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中预设有压力阈值,当机械抓取装置抓取加热后的圆棒料并送至棒料扭转机构后由夹持装置对圆棒料进行夹持,当且仅当夹持力超出所述压力传感器中预设有压力阈值时,机械抓取装置松开对圆棒料的抓取。
进一步地,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圆棒料加热扭转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圆棒料收集并放入料仓中,将料仓放置于工作平台的推料机构的入口侧;
2)通过推料机构将料仓中的圆棒料依次推送至棒料缓存平台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天宝利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天宝利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4320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