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鲜湿面褐变产物的分离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46849.6 | 申请日: | 2019-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131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王远辉;张琼琼;许飞;李泽楷;张依琳;郭昱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11/02 | 分类号: | B01D11/02;B01D15/10;B01J19/12 |
代理公司: | 苏州吴韵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64 | 代理人: | 王铭陆 |
地址: | 450001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鲜 湿面褐变 产物 分离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鲜湿面褐变产物的分离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褐变物的提取、纯化:经褐变反应后的生鲜湿面经微波提取工艺提取以及纯化工艺纯化后得到褐变物粗品;(2)褐变物的一次分离确定:采用纤维素柱DEAE‑52对步骤(1)得到的褐变物粗品进行分离,得到4个组分,将得到的组分采用葡聚糖凝胶柱G10进行进一步地分离,最终得到6种褐变组分。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分离得到褐变产物组分,作为进一步进行分子结构解析,明确生鲜湿面褐变产物具体为何种结构的化合物的基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学物质的分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鲜湿面褐变产物的分离方法。
背景技术
生鲜湿面(指鲜面条)深受消费者喜欢,但是生鲜湿面的保质保鲜问题是其存储过程中的难题,在储存时生鲜湿面容易发生褐变和腐败变质,生鲜湿面制成后数个小时内便褐变严重。目前生鲜湿面多以作坊和面条铺的方式生产和销售,规模小,不宜监管,食品安全问题存在隐患;虽然大企业的生产管理好、质量控制好、监管体系健全,但是大型企业同样无法解决生鲜湿面褐变问题,无法达到其对长货架期的要求,生鲜湿面的褐变问题严重制约着大企业对生鲜湿面的开发、生产和销售。现有技术对生鲜湿面褐变产物的研究极少,针对生鲜湿面中褐变产物的提取、分离和纯化研究较少。
对生鲜湿面中的褐变产物进行提取、分离后得到褐变产物的组分,是对生鲜湿面褐变产物进行分子结构解析、明确褐变产物具体是什么化合物的基础,而根据分析出的化合物的分子结构,推理和模拟出其形成过程,并对此过程进行阻断或干扰,从而降低生鲜湿面褐变的程度,延长生鲜湿面的保质期,从而增加其货架期,更利于生鲜湿面的长时间存储,而从大规模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鲜湿面褐变产物的分离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生鲜湿面褐变产物的分离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褐变物的提取、纯化:经褐变反应后的生鲜湿面经微波提取工艺提取以及纯化工艺纯化后得到褐变物粗品;
(2)褐变物的一次分离确定:采用纤维素柱DEAE-52对步骤(1)得到的褐变物粗品进行分离,得到4个组分,将得到的组分采用葡聚糖凝胶柱G10进行进一步地分离,最终得到6种褐变组分。
进一步地,所述的生鲜湿面褐变产物的分离方法还包括褐变物的二次分离确定:采用硅胶柱层析技术对步骤(1)得到的褐变物粗品进行分离,经分离确定其中有6种褐变组分。
进一步地,步骤(1)中所述的微波提取工艺为:
(a)将褐变后的生鲜湿面避光晾干,粉碎为粒径<125μm的粉状样品;
(b)将生鲜湿面粉碎后的粉状样品加入乙醇溶液(体积分数60%~90%)中,料液比为1:8~1:14,微波功率100~400 W,微波时间2~5 min,在以上参数下提取得到褐变产物粗提液;
(c)将步骤(b)得到的褐变产物粗提液于室温、5000~12000 r/min转速下,离心15~30min,收集上清液;在真空条件下,将上清液置于20℃~40℃温度下浓缩去除提取液中的乙醇;再将剩余提取液在室温下以转速5000~12000 r/min进行二次离心,时间为15~30 min,收集上清液;在真空条件下,将二次离心收集的上清液于20℃~40℃温度下干燥去除溶液,最后收集到褐变物粗品。
进一步地,步骤(1)中所述的纯化工艺为:
(a)将微波提取工艺提取得到的褐变产物加入水中,再将正丁醇与氯仿混合溶液(1:1~1:7)加入水溶液中,振摇后静置1 h,经过分液后收集水相,重复此过程4~10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工业大学,未经河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4684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