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后视镜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49021.6 | 申请日: | 2019-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582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7 |
发明(设计)人: | 张士军;邴学昕;武林岳;张继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建筑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R1/08 | 分类号: | B60R1/08;B60R1/12;B60S1/54;B60S1/6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101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镜片 小镜片 后视镜 喷气装置 空腔 热气装置 隔膜 车辆技术领域 喷头 连接座 热气流 凸面镜 除霜 镜片 喷出 加热 积聚 | ||
1.一种后视镜,包括大镜片(1)、小镜片(2)、框架(3)、热气装置(4)、连接座(5)、隔膜(6)、空腔(7)、外侧喷气装置(8)、内侧喷气装置(9),其特征在于,后视镜有大镜片(1)和小镜片(2),大镜片(1)与小镜片(2)为凸面镜,小镜片(2)的曲率半径小于大镜片(1)的曲率半径。
2.根据权利要求1 所述的一种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视镜设有外侧喷气装置(8)和内侧喷气装置(9),所述外侧喷气装置(8)的喷头(801),喷喉(802),加速板(803),导流板(804),导流板(804)围成的空腔形状呈喇叭形,由外到内逐渐减小,加速板(803)围成的空腔形状也呈喇叭形,由外到内进一步逐渐减小,到达喷喉(802)处空腔横截面积达到最小,喷头(801)的形状呈喇叭形,喷喉(802)的另一端连接喷头(801)的喇叭形的小端,汽车行驶时,外部的气流经过导流板(804)后被导入加速板(803),导流板(804)的喇叭形的形状有利于导入更多地气体,进入流板(804)的气流在加速板(803)喇叭形的作用下气流速度被提高,然后进入喷喉(802)形成高速气流,在喷喉802的高速气流最后由喷头(801)喷出,在喷头(801)的喇叭形的作用下高速气流呈锥状喷向大镜片(1)和小镜片(2),将大镜片(1)和小镜片(2)上的雨水冲走,从喷头(801)喷出的呈锥状的气流也阻挡了外部雨水滴到大镜片(1)和小镜片(2)上。
3.根据权利要求2 所述的外侧喷气装置(8),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801)的轴线(806)与后视镜底边(10)的夹角为α,α大于等于0°小于90°,喷头(801)的α的安装角度,当气流从喷头(801)喷到大镜片(1)和小镜片(2)上时,气流有向下喷射的倾向,有助于尽快将大镜片(1)和小镜片(2)上的雨水向下冲掉。
4.根据权利要求2 所述的内侧喷气装置(9),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喷气装置(9)的喷头(901),喷喉(902),加速板(903),导流板(904),引流板(905),导流板(904)和引流板(905)围成的空腔形状呈喇叭形,由外到内逐渐减小,加速板(903)围成的空腔形状也呈喇叭形,由外到内进一步逐渐减小,到达喷喉(902)处空腔横截面积达到最小,喷头(901)的形状呈喇叭形,喷喉(902)的另一端连接喷头(901)的喇叭形的小端,汽车行驶时,外部的气流经过导流板(904)和引流板(905)后被导入加速板(903),导流板(904)与引流板(905)形成喇叭形的形状有利于导入更多地气体,进入流板(904)的气流在加速板(903)喇叭形的作用下气流速度被提高,然后进入喷喉(902)形成高速气流,在喷喉(902)的高速气流最后由喷头(901)喷出,在喷头(901)的喇叭形的作用下高速气流呈锥状喷向大镜片(1)和小镜片(2),将大镜片(1)和小镜片(2)上的雨水冲走,从喷头(801)喷出的呈锥状的气流也阻挡了外部雨水滴到大镜片(1)和小镜片(2)上。
5.根据权利要求1 所述的一种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视镜内的大镜片(1)、小镜片(2)和隔膜(6)形成空腔(7),从热气装置(4)的喷头(401)喷出的热气流不断进入空腔(7),空腔(7)的热量不断积聚,有助于对大镜片(1)和小镜片(2)进行加热除霜雾。
6.根据权利要求1 所述的一种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视镜内的隔膜(6)为有弹性的胶囊,隔膜(6)靠近后视镜底边(10)处有多个小孔(601),当进入空腔(7)内的热气流逐渐增加,则隔膜(6)逐渐被拉伸,空腔(7)逐渐加大能够容纳更多的热气体,因此空腔(7)内的热量增加,对大镜片(1)和小镜片(2)的除霜雾效果提高,当隔膜(6)被拉伸时,小孔(601)的孔径也增大,这有助于空腔(7)内的气体从小孔(601)排出,增强了空腔(7)内气流的循环,从而增强了对后视镜的除霜雾效果。
7.据权利要求1 所述的一种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隔膜(6)的小孔(601)位于靠近后视镜底边(10)处,根据冷空气的密度大于热空气的密度的原理,空腔(7)内的较冷的气体处于隔膜(6)的小孔(601)处,因此,空腔(7)的较冷的气体最先被排出,更有利于后视镜的加热除霜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建筑大学,未经山东建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4902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伸缩折叠的电子后视镜装置
- 下一篇:侧边防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