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维生素A及维生素A酯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54673.9 | 申请日: | 2019-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031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发明(设计)人: | 吕英东;梁海涛;李少臣;张涛;黎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67/347 | 分类号: | C07C67/347;C07C69/738;C07C45/67;C07C49/203;C07C45/61;C07C45/65;C07C29/40;C07C33/14;C07C403/08;C07C403/12;C07C40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4006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维生素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以法尼烯为原料制备维生素A及维生素A酯的新方法。包含如下步骤:法尼烯在催化剂作用下与乙酰乙酸酯反应得到法尼酮酸酯;法尼烯丙酮发生环合反应、脱氢反应后,与乙烯基卤化镁反应生成乙烯基醇;乙烯基醇发生重排反应得到维生素A;维生素A发生酯化反应得到维生素A酯。所述方法避免了现有工艺的缺点,工艺线经济有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精细化学品合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制备维生素A及维生素A酯的方法。
背景技术
维生素A乙酸酯是一类重要的营养化学品,对人体生长、发育有促进作用,能增强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同时维生素A乙酸酯也是重要的饲料添加剂,具有促进动物体免疫球蛋白合成、促进生长与生殖等多种生理功能。
目前工业上合成维生素A酯主要采用两种技术路线。
一种是C14+C6路线
另一种是C15+C5路线
两种路线各有缺陷,C14+C6路线所需原料达50多种,反应步骤长,固定投资大,且为串联反应,不易于生产控制。C15+C5路线产生的VA含有大量的顺式异构体,降低了利用价值。两种路线都使用同一起始原料柠檬醛,目前柠檬醛只有BASF、可乐丽等几大公司生产,原料来源受限,制约了维生素A的生产。
专利CN1330621A公开了一种使用以生物学方法生产的法尼基化合物法尼醇为原料生产维生素A酯的工艺,该工艺中法尼醇经过多步反应生成维生素A及其酯。该路线步骤长,使用多种特殊试剂,不利于工业化生产。
为克服现有生产工艺中均存在的缺陷,需要寻找一种经济环保的新工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经济环保的合成维生素A及维生素A酯的新工艺,该工艺具有收率高、经济环保的特点。
为了达到以上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维生素A及维生素A酯的制备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1)法尼烯与乙酰乙酸酯反应得到法尼酮酸酯,继续水解脱羧得到法尼烯丙酮;
(2)法尼烯丙酮发生环合反应、脱氢反应后,与乙烯基卤化镁反应生成乙烯基醇;
(3)乙烯基醇发生重排反应得到维生素A;
(4)维生素A发生酯化反应得到维生素A酯。
反应方程式为:
法尼烯丙酮如果直接脱氢会生成过度脱氢副产物,降低反应收率,且分离困难。法尼烯丙酮先环化生成酮I再进行脱氢反应,避免了过度脱氢副反应,提高了反应收率,降低了分离难度。
从酮II到维生素A涉及的化合物不稳定,容易发生异构、重排、脱水等副反应,再高温条件下尤甚。采用格氏反应加催化重排反应工艺,一方面工艺条件温和,反应温度低,格氏反应温度≤20℃,重排反应温度30~50℃,减少了副反应发生的几率;另一方面,格氏反应与重排反应选择性高,产物不需经过高温精馏分离过程,进一步减少了副反应的发生。两方面因素的叠加,使得维生素A的生产控制简单,收率高,更易实现工业化。
本发明中,步骤(1)生成法尼酮酸酯的反应加入催化剂,催化剂为含铑化合物,优选含铑化合物为(乙酰丙酮)二羰基铑、双(1,5-环辛二烯)氯化铑、乙酸铑、辛酸铑、二羰基氯化铑、乙酰丙酮铑、乙酰丙酮三苯基膦羰基铑和三(三苯基膦)氯化铑中的一种或多种,更优选为双(1,5-环辛二烯)氯化铑。
本发明中,步骤(1)生成法尼酮酸酯的反应的催化剂用量为法尼烯质量的0.01%-0.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5467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