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蒙药材北沙参质量标准及其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56039.9 | 申请日: | 2019-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030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于秀玲;韩风雨;艾林;范大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蒙缘堂药业科技有限公司;内蒙古蒙中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D21/02 | 分类号: | G01D21/02;G01N30/02;G01N30/06;G01N30/12;G01N30/14;G01N30/34;G01N30/7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24000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蒙药 北沙参 质量标准 及其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蒙药材北沙参质量标准及其检测方法,对其性状指标、显微鉴别、薄层鉴别、浸出物、含量测定进行了研究,通过北沙参质量标准的制定,提高了北沙参药材的质量稳定,使北沙参临床用药更加合理,保证和提高临床用药疗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蒙药材的质量控制方法,具体说涉及一种蒙药材北沙参质量标准及其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北沙参为伞形科植物珊瑚菜Glehnia littoralis Fr.Schmidt ex Miq.的干燥根。主产于山东、河北、辽宁等地,山东莱阳为著名的道地产地,特称之为“莱阳沙参”。北沙参味甘微苦,微寒;有养阴清肺,益胃生津之功效;临床用于肺热燥咳,劳嗽痰血,胃阴不足,热病津伤,咽干口渴等证。临床应用和对外出口量大,并被用于保健食品的研制,市场使用价值和开发价值巨大。
近些年来,不少地区纷纷种植北沙参,栽培环境、种植技术和加工技术的改变,使北沙参商品药材的外观性状发生了一定的变化。目前药材市场上的北沙参大多为统货,少有等级划分,自我形成的“标准”随意性很大,而且北沙参目前尚无完善的国家标准。为了评价北沙参的外观质量和内在质量,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北沙参进行了研究,包括不同产地北沙参药材的质量研究、产地不同加工方法对北沙参质量的影响、饮片加工炮制对北沙参内在质量的影响等。人们尝试用糖类、香豆素类、腺苷和人参炔醇类的含量评价北沙参的内在质量,但由于研究目的的不同、取样的规范性和取样范围等各种原因,实验结果不尽相同,何种物质可以作为评价北沙参的内在质量依然不甚清晰。在销售渠道的各个环节,北沙参的内在质量更是处于空白状态。因此,有必要对北沙参药材的质量进行深入研究,使北沙参药材的质量最优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种蒙药材北沙参质量标准及其检测方法,填补北沙参药材质量控制的空白,使北沙参药材质量更加可控。
本发明所述的北沙参药材的质量控制方法如下:
1、性状
本品呈细长圆柱形,偶有分枝,长9~45cm,直径0.4~1.5cm。表面淡黄白色,略粗糙,偶有残存外皮,不去外皮的表面黄棕色。全体有细纵皱纹和纵沟,并有棕黄色点状细根痕;顶端常留有黄棕色根茎残基;上端稍细,中部略粗,下部渐细。质脆,易折断,断面皮部浅黄白色,木部黄色。气特异,味微甘。
2、鉴别
(1)本品横切面:栓内层为数列薄壁细胞,有分泌道散在。不去外皮的可见木栓层。韧皮部宽广,射线明显;外侧筛管群颓废作条状;分泌道散在,直径20~65μm,内含黄棕色分泌物,周围分泌细胞5~8个,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射线宽2~5列细胞;导管大多成“V”形排列;薄壁细胞含糊化淀粉粒。
粉末黄白色。未加工的可见淀粉粒极多,多单粒,稀复粒,单粒圆形、类圆形,直径2~22μm,脐点多点状;加工的可见糊化淀粉粒呈不规则团块状。导管较多,主为网纹,稀螺纹,直径17~86μm,网孔长而宽。分泌道多见,常破碎,分泌细胞含黄色分泌物,有的可见节条状金黄色分泌物,直径约至69μm。木栓细胞表面观类方形、类长方形。射线碎片偶见,高4~6列细胞,宽1~2列,射线细胞类长方形,与薄壁细胞垂直。
(2)取本品粉末2g,加甲醇20ml,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北沙参对照药材2g,同法制得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6u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F254薄层板上,以石油醚(60-90℃)-乙酸乙酯(2∶1,v/v)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置紫外灯光(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3、检查
水分不得过11.0%(通则0832第二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蒙缘堂药业科技有限公司;内蒙古蒙中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未经内蒙古蒙缘堂药业科技有限公司;内蒙古蒙中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5603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