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扭杆式铝合金翻转支座铸造用模具及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60753.5 | 申请日: | 2019-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996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张花蕊;张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诸城航大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宁波创新研究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青岛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22C9/06 | 分类号: | B22C9/06;B22C9/08;C22F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2299 山东省潍***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扭杆式 铝合金 翻转 支座 铸造 模具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扭杆式铝合金翻转支座铸造模具及工艺,包括上模,以及对应设置的下模,用于浇注铝液的浇道,下模包括第一台阶和高于第一台阶设置的第二台阶;第一台阶的第一顶面具有用于成型翻转支座的底座部分的第一部分型腔;第二台阶的第二顶面具有用于成型翻转支座的受力部分的第二部分型腔;第一顶面和第二顶面之间的过渡面上具有用于成型翻转支座的连接部分的第三部分型腔,在第二部分型腔上具有用于放置连接套的定位销;铸造工艺采用重力倾转铸造,本发明的模具和工艺能生产强度高延伸率高的扭杆式翻转支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铝合金铸造,尤其涉及一种扭杆式铝合金翻转支座铸造用模具及工艺。
背景技术
为了满足发动机维修、保养等的需要,大多数商用卡车的驾驶室通过翻转机构与车架进行连接。对于扭杆式翻转机构而言,扭杆需要将驾驶室翻转的扭力预加载在翻转支座上,并用锁止机构锁紧。当需要对驾驶室翻转时,打开锁紧机构,扭力从翻转支座上释放,传递至驾驶室。
因此翻转支座不仅起到将驾驶室与车架相连的作用,同时还要为驾驶室翻转提供扭转力,是一个关键的安全结构件。目前市场上商用车翻转支座普遍为铸钢件或钣金焊接件,铸钢件重量较重,钣金焊接件因焊接成型导致结构受限。例如公开号为CN207157320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扭杆式卡车驾驶室翻转机构》即公开了一种铸钢的翻转支座结构。随着汽车轻量化的开展,将翻转支座用铝合金进行制造,但现有技术制备的铝合金翻转支座强度不佳,尤其是扭杆与翻转支座的固定连接位置,由于承受了较大的扭矩容易失效,为了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需要一种能生产高强度高延伸率的扭杆式铝合金翻转支座铸造用模具及工艺。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能生产高强韧的扭杆式翻转支座的铸造用模具。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使用上述模具生产高强韧的扭杆式翻转支座的铸造工艺。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种扭杆式铝合金翻转支座铸造模具,包括上模,以及对应设置的下模,用于浇注铝液的浇道,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模包括第一台阶和高于所述第一台阶部分设置的第二台阶;所述第一台阶的第一顶面具有用于成型翻转支座的底座部分的第一部分型腔;所述第二台阶的第二顶面具有用于成型翻转支座的受力部分的第二部分型腔;所述第一顶面和第二顶面之间的过渡面上具有用于成型翻转支座的连接部分的第三部分型腔,在所述第二部分型腔上具有用于放置连接套的定位销。
优选的,所述浇道的入口端开设于所述模具的侧面,所述浇道的出口端与所述第二部分型腔连通且位于远离所述定位销的一侧。浇道设置在铸件远离设有连接套的一侧,保证补缩通道畅通,可为厚大区域提供补缩作用,防止铸件内部产生缺陷。为了减少铸造缺陷,所述浇道自所述入口端向所述出口端横截面逐渐缩小。为了减少缺陷的产生,所述浇道自所述入口端向所述出口端横截面逐渐缩小。
为了使得铝液更为顺畅地进行浇铸,与所述入口端对应的位置上设有用于盛装铝液的浇口杯,所述浇口杯具有自所述浇口杯的底部向所述入口端的方向倾斜的杯壁。
为了除去氧化物夹杂夹渣等有害物质,提高铸件质量,所述入口端设有过滤装置。过滤装置可为过滤网或陶瓷过滤片等。
设有加强筋的位置较附近其他位置厚大,为了加快该部位的冷却速度,所述下模内与所述加强筋对应的位置上设有冷却通道。从而保证铸件整体按照顺序凝固,得到晶粒细致、性能优良的金相组织。
一种使用上述模具的扭杆式铝合金翻转支座铸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a、在开模状态下,把连接套装配在定位销上;
b、合模后,将铝液倒入浇口杯内;
c、倾转使得模具由水平位置逐渐旋转至垂直状态,使得铝液在重力作用下沿浇道进入型腔进行浇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诸城航大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宁波创新研究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青岛研究院,未经诸城航大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宁波创新研究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青岛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6075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纳米多孔结构的材料的制备系统
- 下一篇:一种光电子器件的封装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