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到电能计量机构的智能安全防护装置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61915.7 | 申请日: | 2019-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884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9 |
发明(设计)人: | 焦庆丽;孙浩;杜作涛;李庚辰;张旭;王伟;马文华;杜善慧;来倩如;戴志强;刘璐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日照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1/24 | 分类号: | G01R11/24;G01S19/14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张亮 |
地址: | 2768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到 电能 计量 机构 智能 安全 防护 装置 系统 | ||
1.一种应用到电能计量机构的智能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表箱,电表箱上设有门体,门体上设有锁扣,锁扣上设有智能锁;
智能锁包括:锁槽,锁件,驱动机构以及控制机构;
控制机构通过驱动机构与锁件连接,控制机构控制驱动机构运行,使锁件与锁槽配合实现智能锁锁定以及开合;
控制机构包括:微处理器,GPS定位模块,时间记录模块,触摸屏,通信模块,身份识别模块以及用于给内部元件供电的充电电池;
GPS定位模块,时间记录模块,触摸屏,通信模块,身份识别模块分别与微处理器连接;
微处理器通过GPS定位模块获取当前的位置信息;通过时间记录模块获取当前时间,通过身份识别模块获取开锁人员的身份信息;通过触摸屏显示智能锁信息,通过通信模块将数据信息上传至监控服务器,还接收监控服务器发送的数据信息以及控制指令;
身份识别模块用于开锁人员的人员信息;身份识别模块通过指纹识别,或虹膜识别,或面部识别;
微处理器还用于通过比对身份识别模块是否符合开锁动作,以及判断是否符合开锁时间段,以执行开锁程序进行开锁;执行开锁程序后,向监控服务器发送开锁时间,开锁人员身份信息以及位置信息;
监控服务器接收上述信息,并对上述信息进行判定,如任一条件不符合,向微处理器发送闭锁控制指令,微处理器执行闭锁程序;
监控服务器配置智能锁通信数据以及明文;
监控服务器根据智能锁通信数据以及公钥生成开关锁公钥;
监控服务器根据预设监控服务器标识数据以及明文生成智能锁通信签名;
监控服务器使用开关锁公钥对智能锁通信签名以及明文进行加密形成智能锁通信加密文件,发送给智能锁;
监控服务器获取智能锁发送的加密智能锁通信数据,并且根据智能锁通信签名,开关锁公钥以及明文,解密加密智能锁通信数据;
智能锁使用开关锁公钥对待通信的数据,智能锁通信签名以及明文打包生成待传输的加密智能锁通信数据;
智能锁具有与监控服务器相同的开关锁公钥,智能锁通信签名以及明文,智能锁获取监控服务器发的加密数据后,根据开关锁公钥,智能锁通信签名以及明文进行解密;
控制机构还包括:语音控制模块;
语音控制模块与微处理器连接,用于根据接收的语音信息与预设的语音信息进行比较,符合要求时,执行开锁或闭合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到电能计量机构的智能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
微处理器还用于接收监控服务器的绑定控制指令,与所对应的电表箱进行绑定;
控制机构还包括:客户端;
客户端用于配置到终端机上,客户端与微处理器通信连接,微处理器接收客户端所对应终端机发送的控制指令,并执行开锁或闭锁控制执行;
还向终端机发送智能锁的当前状态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到电能计量机构的智能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
微处理器与终端机以及监控服务器分别通过标准的SSL加密协议进行通信,屏蔽过滤非授权用户发送的数据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到电能计量机构的智能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
控制机构还设有充放电控制电路;
充电电池通过充放电控制电路连接电源线,当充电电池的电量低于电量阈值时,充放电控制电路控制充电回路导通,对充电电池进行充电;达到预设电量阈值时,断开充电回路。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到电能计量机构的智能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
智能锁接收监控服务器和客户端发送的加密智能锁通信数据,对所述加密智能锁通信数据所发送的发送方身份进行确认;满足要求时,对所述加密智能锁通信数据进行解密处理,并执行。
6.一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应用到电能计量机构的智能安全防护装置,终端机和监控服务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日照供电公司,未经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日照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6191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