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到电能计量机构的智能安全防护装置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61915.7 | 申请日: | 2019-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884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9 |
发明(设计)人: | 焦庆丽;孙浩;杜作涛;李庚辰;张旭;王伟;马文华;杜善慧;来倩如;戴志强;刘璐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日照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1/24 | 分类号: | G01R11/24;G01S19/14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张亮 |
地址: | 2768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到 电能 计量 机构 智能 安全 防护 装置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应用到电能计量机构的智能安全防护装置及系统,通过比对身份识别模块是否符合开锁动作,以及判断是否符合开锁时间段,以执行开锁程序进行开锁;执行开锁程序后,向监控服务器发送开锁时间,开锁人员身份信息以及位置信息;监控服务器接收上述信息,并对上述信息进行判定,如任一条件不符合,向微处理器发送闭锁控制指令,微处理器执行闭锁程序。实现了基于智能锁自身对动作的判断以及监控服务器的远端判断工作。本发明提高计量智能化管理水平。计量箱智能锁的应用,完成了传统弹子锁到智能锁的跨越式提升,同时适应了互联网思维对电力行业的,有效解决了以往对传统锁具监控管理不到位的技术难题,大大提高了计量智能化管理水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表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到电能计量机构的智能安全防护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电网技术不断进步,供、配、用电设备设施的成本和造价也不断提升,对安全防盗的要求也随之提高。每年用户偷电、窃电给电网公司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在偷窃电过程中对供用电设施的损害还构成了较大安全隐患,出现用电事故的几率大大增加。目前对偷电、窃电的防护措施主要集中在电能计量表计上,但是计量表箱的安全防护措施则相对落后,大部分计量箱柜采用的防盗机构大多是传统弹子锁,这种锁安全性能差、易私配钥匙盗开、无法信息化管理,不能监控开启和锁闭的状态,对于权限的管控也只能采用分配钥匙的原始方式,不能杜绝私配私开,更不能事后复查,保留证据,从而准确的定位责任,这就给防窃电、反窃电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在计量全寿命资产管理周期的背景下,基于“互联网+”思想研发一种新型电能计量锁具管理系统,提高计量表箱的安全防护能力,建立全新的电能计量装置锁具远程管理方式,即安全性高,可以信息化管理的,以及能够实时授权,能够监控开启、关闭状态并记录操作证据,支撑计量装置全寿命信息化资产管理。目前已经将智能锁应用到电能计量,可以实现互联网+的功能。但是作为一种远程通信开锁或闭锁功能,其通信安全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如果通信数据被破解,或者一些非授权人员进行的通信解锁,这样给电能计量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如何提升电能计量锁的安全性,以及开锁闭锁信息的安全性是当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应用到电能计量机构的智能安全防护装置,包括:电表箱,电表箱上设有门体,门体上设有锁扣,锁扣上设有智能锁;
智能锁包括:锁槽,锁件,驱动机构以及控制机构;
控制机构通过驱动机构与锁件连接,控制机构控制驱动机构运行,使锁件与锁槽配合实现智能锁锁定以及开合;
控制机构包括:微处理器,GPS定位模块,时间记录模块,触摸屏,通信模块,身份识别模块以及用于给内部元件供电的充电电池;
GPS定位模块,时间记录模块,触摸屏,通信模块,身份识别模块分别与微处理器连接;
微处理器通过GPS定位模块获取当前的位置信息;通过时间记录模块获取当前时间,通过身份识别模块获取开锁人员的身份信息;通过触摸屏显示智能锁信息,通过通信模块将数据信息上传至监控服务器,还接收监控服务器发送的数据信息以及控制指令。
优选地,微处理器还用于接收监控服务器的绑定控制指令,与所对应的电表箱进行绑定;
控制机构还包括:客户端;
客户端用于配置到终端机上,客户端与微处理器通信连接,微处理器接收客户端所对应终端机发送的控制指令,并执行开锁或闭锁控制执行;
还向终端机发送智能锁的当前状态信息。
优选地,微处理器与终端机以及监控服务器分别通过标准的SSL加密协议进行通信,屏蔽过滤非授权用户发送的数据信息。
优选地,监控服务器配置智能锁通信数据以及明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日照供电公司,未经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日照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6191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