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压电器用触头材料与铜复合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63790.1 | 申请日: | 2019-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291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杨丛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东大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1/021 | 分类号: | H01H1/021;H01H11/04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哈科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23101 | 代理人: | 吴振刚 |
地址: | 150060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压 器用 材料 复合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低压电器用触头材料与铜的覆合方法,如下:将触头材料表面进行喷砂处理,然后采用冷喷涂机,在料罐加入铜粉和不锈钢球,将铜粉和不锈钢球的混合体喷向触头材料的表面,喷涂后的触头材料在保护气氛下烧结,制成表面覆合铜的触头材料。本发明不仅能够快速、经济的在触头带材上覆铜层,而且对于AgW、AgWC、AgWCC这类采用熔渗法或粉末冶金法单粒制备的触头也能高效、低成本的覆上铜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低压电器用触头材料的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压电器用触头材料与铜的覆合方法。
背景技术
触头是低压电器的核心元件,起着接通、载流和分断电流的作用。触头材料的发展一直伴随着各种节银方法的实施,其中最普遍的就是采用银合金/铜复合的方式节银,其结构如图1所示,一般可节银50%以上。银合金/铜复合工艺多采用粉末冶金法和热轧覆合法。
粉末冶金法是将银合金粉、铜粉压制成两层的坯料,经过烧结、复压、复烧得到最终产品。这种方法制备的触点密度不高,一般只能达到相对密度的95%左右,在后续的焊接过程中存在着起泡的风险;另外,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备的触点银层和铜层都无法做的很薄,而且银层中容易混入铜颗粒、铜层中容易混入银颗粒,造成产品性能的下降。
热轧覆合法是将铜带材和触头带材在加热到一定温度后,用轧机进行大变形量轧制,将两种材料轧制成一体的工艺。此方法存在着成材率低、不利于触头加工过程中产生的边角料的回收、无法对单粒加工的触头材料复合等诸多不利因素。
无论是粉末冶金法还是热轧覆合法都无法对AgW、AgWC、AgMo这类采用熔渗法制备的触头材料进行复合,而这些材料广泛应用于低压断路器产品,由于其银含量高,导致其价格居高不下。
发明内容
基于以上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低压电器用触头材料与铜的覆合方法,能够有效降低成本,可靠性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低压电器用触头材料与铜的覆合方法,如下:将触头材料表面进行喷砂处理,然后采用冷喷涂机,在料罐加入铜粉和不锈钢球,将铜粉和不锈钢球的混合体喷向触头材料的表面,喷涂后的触头材料在保护气氛下烧结,制成表面覆合铜的触头材料。
本发明还具有如下技术特征:
1、所述的铜粉平均粒度1μm,不锈钢球的直径为0.5-1mm。
2、所述的铜粉与不锈钢球的重量比为1:1-2。
3、喷涂时,储气罐气体压力1.0-1.5MPa,冷喷涂机与触头材料相对移动速度为2-6mm/s,送气温度15-350℃,喷枪距离触头材料表面为15-30mm。
4、喷涂后的触头材料在保护气氛下,500-750℃烧结1-2h。
5、所述的触头材料为熔渗法或粉末冶金法制备的单粒触头。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及优点:本发明的方法是利用高压气体通过缩放管产生超音速流动,将粉末粒子从轴向送入高速气流中,经加速后,通过较大的塑性变形而沉积于基体表面上形成涂层。冷喷涂可以在室温或低于粉末熔点的温度喷涂,与热喷涂技术相比,冷喷涂的粒子没有熔化,涂层对基体的热影响很小,使得涂层与基体间的热应力减少,并且冷喷涂层层间应力较低,且主要是压应力,有利于沉积较厚的涂层。本发明将一定重量的不锈钢球加入到喷涂铜粉中,使不锈钢球和铜粉同时向触头材料基体撞击,由于钢球较重,无法得到足够的加速度,所以不会产生使其变形的速度,不会镶嵌到铜层中,只会产生类似喷丸的效果,使喷涂层密度增加。本发明的一次喷涂效果相当于原有技术的多次喷涂、多次喷丸、多次烧结的效果。而且后续的一次低温烧结就能实现铜层的致密化。本发明不仅能够快速、经济的在触头带材上覆铜层,而且对于AgW、AgWC、AgWCC这类采用熔渗法或粉末冶金法单粒制备的触头也能高效、低成本的覆上铜层。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东大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哈尔滨东大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6379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