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氧化功能泡菜的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65427.3 | 申请日: | 2019-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843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1 |
发明(设计)人: | 唐垚;张其圣;陈功;汪冬冬;李恒;明建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东坡中国泡菜产业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23L19/20 | 分类号: | A23L19/20;A23L27/10;A23L33/135;A23L33/105;C12N1/20;C12R1/01;C12R1/24;C12R1/25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吕玲 |
地址: | 620039 四川省眉***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氧化 功能 泡菜 制作方法 | ||
1.一种抗氧化功能泡菜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原料处理:将待泡制的蔬菜进行清洗,切分,晾干水分后进行装坛;
2)添加食盐水:将自来水煮沸,添加适量的食盐搅拌均匀,冷却后将食盐水加入坛中;
3)第一段发酵:将活菌数为1.0×109-5.0×109CFU/g的乳酸乳球菌PCYTY-13和活菌数为1.0×109-5.0×109CFU/g的肠膜明串珠菌PCY-3R18的冻干粉按照质量比1:1混合,得复合发酵剂A;然后将复合发酵剂A按泡菜总质量的1-2%添加到泡菜坛内,于20-25℃的条件下密封发酵15-18小时;
4)第二段发酵:将活菌数为1.0×1010-5.0×1010CFU/g的短乳杆菌PCYTY-7和活菌数为1.0×1010-5.0×1010CFU/g的植物乳杆菌PC-170的冻干粉按照质量比1:1混合,得复合发酵剂B,然后将复合发酵剂B按泡菜总质量的0.1-0.5%添加到泡菜坛内,于20-25℃的条件下密封发酵20-24小时;
5)装袋真空浸渍:将发酵完成的泡菜与抗氧化调味液按质量比2:1装袋,真空包装,4℃冷藏24小时后即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抗氧化功能泡菜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氧化调味液的制备方法为:称取步骤4)中密封发酵后的发酵液100mL,添加0.5-2.0g干花椒、0.5-2.0g鲜辣椒末、0.5-2.0g生姜末、0.5-2.0g大蒜末、0.5-2.0g枸杞、0.3-1.0g丁香、0.3-1.0g八角、0.3-1.0g香叶,以50%功率超声提取30分钟,过滤获得抗氧化调味液。
3.如权利要求1所述抗氧化功能泡菜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泡制的蔬菜为豇豆、胡萝卜、莴笋、花椰菜和芹菜,其质量比为2-4:3-4:1-2:1-2:1。
4.如权利要求1所述抗氧化功能泡菜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晾干后待泡制蔬菜原料的总质量占泡菜坛最大容水质量的50%。
5.如权利要求1所述抗氧化功能泡菜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食盐水总体积占泡菜坛容量的50%。
6.如权利要求1所述抗氧化功能泡菜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PCYTY-13,分类命名为乳酸乳球菌Lactococcus lactis,该菌株已于2017年11月20日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进行保藏,保藏号为CGMCC No.14932。
7.如权利要求1所述抗氧化功能泡菜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PCY-3R18,分类命名为肠膜明串珠菌Leuconostoc mesenteroides,该菌株已于2017年6月5日在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进行保藏,保藏号为GDMCC No.60197。
8.如权利要求1所述抗氧化功能泡菜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PCYTY-7,分类命名为短乳杆菌Lactobacillus brevis,该菌株已于2016年7月15日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进行保藏,保藏号为CGMCC No.12792。
9.如权利要求1所述抗氧化功能泡菜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PC-170,分类命名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该菌株已于2017年11月20日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进行保藏,保藏号为CGMCC No.1493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东坡中国泡菜产业技术研究院,未经四川东坡中国泡菜产业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6542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