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核电机组堆芯中子通量测量指套管磨损缺陷评价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65790.5 | 申请日: | 2019-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689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2 |
发明(设计)人: | 梅金娜;蔡振;吕云鹤;韩姚磊;遆文新;王勇;孙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生态环境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1N3/08;G01N27/90;G06F119/14;G06F111/1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孙仿卫 |
地址: | 21500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核电 机组 中子通量 测量 指套 磨损 缺陷 评价 方法 | ||
1.一种核电机组堆芯中子通量测量指套管磨损缺陷评价方法,用于计算核电机组堆芯中子通量测量时为测量探头提供测量通道的指套管的抗挤强度,从而基于抗挤强度评价磨损缺陷并确定是否需要对其进行处理,其特征在于:所述核电机组堆芯中子通量测量指套管磨损缺陷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建立表征所述指套管的抗挤强度指标的磨损缺陷评估模型,所述指套管的磨损缺陷评估模型涉及所述指套管的磨损缺陷涡流检测参数和力学性能参数以及随机数序列,获取所述指套管的磨损缺陷涡流检测参数和力学性能参数的数据;
步骤2:生成所述指套管的磨损缺陷评估模型所需的若干组随机数序列;
步骤3:将所述随机数序列以及所述指套管的磨损缺陷涡流检测参数和力学性能参数的数据代入所述指套管的磨损缺陷评估模型中,得到所述指套管的抗挤强度指标的分布;
步骤4:确定一概率要求,利用所述概率要求从所述指套管的抗挤强度指标的分布中取值,得到指定概率下的指套管的抗挤强度指标;
步骤5:判断所述指定概率下的指套管的抗挤强度指标与设置的指标限值的大小关系,若指定概率下的指套管的抗挤强度指标≥所述指标限值,则判断所述指套管抗挤强度良好,无需处理,若指定概率下的指套管的抗挤强度指标<所述指标限值,则判断所述指套管的抗挤强度不足,需要进行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电机组堆芯中子通量测量指套管磨损缺陷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建立的表征所述指套管的抗挤强度系数的抗挤强度评估模型为:
其中,K为所述指套管的抗挤强度指标,P为正常运行工况满功率运行时一回路压力,n为选取的安全系数,a、b分别为模型系数,Sm为所述指套管在服役温度下的屈服极限和抗拉极限之和,σm为所述指套管在服役温度下的屈服极限和抗拉极限之和的不确定度,θ为所述指套管上磨损缺陷的周向尺寸最大处所对应的圆心角度,L为所述指套管上磨损缺陷的轴向尺寸最大处的轴向长度,t为所述指套管的原始厚度,h为所述指套管磨损缺陷涡流检测伤深百分比,σh为所述指套管磨损缺陷涡流检测伤深百分比的不确定度,σr为所述指套管的磨损缺陷评估模型的不确定度,Z1、Z2、Z3为随机数序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电机组堆芯中子通量测量指套管磨损缺陷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使用Excel或MATLAB生成若干组标准正态分布作为所述随机数序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电机组堆芯中子通量测量指套管磨损缺陷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所述指标限值设置为1.0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电机组堆芯中子通量测量指套管磨损缺陷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对所述指套管进行的处理包括割管移位、堵管或更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电机组堆芯中子通量测量指套管磨损缺陷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每组所述随机数序列所包含的随机数数量≥100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电机组堆芯中子通量测量指套管磨损缺陷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所述概率要求为90%~9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生态环境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生态环境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6579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