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模糊分析的室内空气质量评价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67274.6 | 申请日: | 2019-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776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生;梁锡冠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7/10 | 分类号: | G06F17/10;G01N15/06;G01N33/00 |
代理公司: | 广东广信君达律师事务所 44329 | 代理人: | 杜鹏飞 |
地址: | 510062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模糊 分析 室内 空气质量 评价 方法 | ||
1.一种基于模糊分析的室内空气质量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步骤一,确定研究对象的评价标准集V={V1,V2,…,Vm},根据室内评价指标,并结合室内空气污染程度的实际情况,将各污染因子对空气环境的污染程度分为五个等级,即Ⅰ(洁净),Ⅱ(轻度污染),Ⅲ(中度污染),Ⅳ(较重污染),Ⅴ(严重污染);
步骤二,确定研究对象的评价因素集U={U1,U2,…,Un},根据对影响空气环境质量的各指标进行综合分析,环境空气中的基本污染物包括以下六项:PM2.5、PM10、CO、O3、SO2和NO2;因此,所建立的评价因素集为U={PM2.5,PM10,CO,O3,SO2,NO2};
步骤三,确定因子权重集;根据医学相关文献,依照各种空气化学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影响程度,重新排布室内空气品质包含的污染参数的权重系数,分别是:PM2.5(0.25),PM10(0.2),CO(0.2),O3(0.15),SO2(0.1)和NO2(0.1),所以因子权重集A=[a1 a2…a5]=[0.250.2 0.2 0.15 0.1 0.1];
步骤四,建立隶属函数;根据以上所确定的评价因素集和评价标准集,再结合所研究问题的实际情况,采用降半梯形的函数形式建立各污染因子对各级标准的隶属函数rij;具体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第Ⅰ级,即j=1时,隶属函数表达式为:
第Ⅱ~Ⅳ级,即j=2,3,4时,隶属函数表达式为:
第Ⅳ级,即j=4时,隶属函数表达式为:
上述函数分段表达式中,i表示评价因素集U中的某一评价因素;j表示评价标准集V中的某一评价标准;ui表示第i个评价因素的某地实测污染物浓度值;sj表示第i个评价因素的第j级的浓度限值;
步骤五,建立模糊综合评价矩阵;将污染物的监测值分别代入相应的隶属函数表达式,计算出各评价因子对各等级的隶属度,构成各污染因子的隶属度集合,即取第Vi个因素的单因素评判Ri=(ri1,ri2,…,rin)T作为一个模糊子集,其中rin表示第i个因素的评判对于第j个等级的隶属度,所有因素的评价矩阵为R=(R1 R2…Rn);
步骤六,将上述求得的隶属矩阵R与权重矩阵A进行复合运算,得到综合评价向量B,即B=A·R=(b1,…,bm),传统模糊数学理论中依照最大隶属度原则假设bk为bj(j=1,…,m)中的最大值,则即可得出该室内空气质量属于k级:
步骤七,在某些情况下最大隶属度原则会造成许多信息的损失,从而无法客观有效地进行评价,所以可能出现片面的结果;因此将改进的模糊评价加权平均等级法,按公式进行加权平均,使评价等级量化且更为直观:
式中:J为等级评价值,0≤J≤100;其中0≤J≤50属于Ⅴ级,50≤J≤60属于Ⅳ级,60≤J≤70属于Ⅲ级,70≤J≤85属于Ⅱ级,85≤J≤100属于Ⅰ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工业大学,未经广东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6727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