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引入树枝状大分子的增韧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70278.X | 申请日: | 2019-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456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发明(设计)人: | 杨柏;邱念才;冯骏廷;荆雪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威海金合思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F283/00 | 分类号: | C08F283/00;C08F220/18;C08F220/40;C08F220/14;C08F220/32;C08L27/06;C08L51/08 |
代理公司: | 上海微策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33 | 代理人: | 王小穗 |
地址: | 264200 山东省威海市临港***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引入 树枝 大分子 增韧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引入树枝状大分子的增韧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增韧剂的制备原料按重量份计,包括1200~1600份软单体、150~230份硬单体、15~23份交联单体、15~20份树枝状大分子、100~150份分散剂、20~36份助剂和1000~1500份水;
所述树枝状大分子选自CYD-PR121、CYD-2106、CYD-2110中的一种;所述软单体包括丙烯酸正丁酯和丙烯酸异辛酯;所述硬单体选自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叔丁酯、苯乙烯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增韧剂的制备原料还包括功能单体,所述功能单体选自环氧基丙烯酸酯、羟基丙烯酸酯、氰基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引入树枝状大分子的增韧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段反应:将水和10~15wt%乳化剂混合,并加热到50~60℃,加入15~30wt%交联单体和10~20wt%软单体、10~20wt%引发剂反应,得到预聚体一;
第二段反应:将预聚体一加入5~10wt%乳化剂、20~30wt%交联单体、5~15wt%软单体、5~10wt%引发剂、10~20wt%pH调节剂反应,得到预聚体二;
第三段反应:将预聚体二加入20~35wt%乳化剂、20~30wt%交联单体、30~40wt%软单体、10~20wt%引发剂、25~35wt%pH调节剂反应,得到预聚体三;
第四段反应:将预聚体三加入35~40wt%乳化剂、余量的交联单体、余量的软单体、40~60wt%功能单体、10~20wt%引发剂、20~30wt%pH调节剂反应,得到预聚体四;
第五段反应:将预聚体四加入余量的乳化剂、硬单体、余量的功能单体、树枝状大分子、链转移剂、余量的引发剂、余量的pH调节剂和分散剂,反应,得到所述增韧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入树枝状大分子的增韧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单体和硬单体的重量比为85:15~90: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引入树枝状大分子的增韧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单体包括丙烯酸正丁酯和丙烯酸异辛酯,重量比为5~8: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入树枝状大分子的增韧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单体和软单体的重量比为1:8~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入树枝状大分子的增韧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增韧剂包括壳结构和核结构,所述核结构的粒径为150~200nm,壳结构的粒径为25~35nm。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引入树枝状大分子的增韧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剂按重量份计,包括13~17.5份乳化剂、5.3~8.1份引发剂、2.98~5.44份pH调节剂和0.6~0.8份链转移剂。
7.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入树枝状大分子的增韧剂,其特征在于,第二段反应、第三段反应和第四段反应的pH为3~5,第五段反应的pH为8~10。
8.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引入树枝状大分子的增韧剂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应用在PVC、PMMA的加工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威海金合思化工有限公司,未经威海金合思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70278.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